中国地质科学院

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成果实验室已取得的成果:中国地质科学院,从1958年起就开始建立同位素地质实验室,是国内最早建立同位素地质实验室的单位之一

经过长期努力,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矿床地质研究所分别建立了完整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实验室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

这两个实验室在同位素实验技术和方法的建立和改进,在同位素地质基本理论的研究和重大地质基础问题的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在国内地学界有重大的影响

开放实验室组建以来,实行对国内外开放,吸引了国内外同位素地质学及相关科学领域的优秀人才,共同对国际上关心的重大基础地质问题,与国家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地学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灾害防治有关的问题,开展同位素地质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对中国早前寒武纪的研究,在中国发现了最老的岩石和锆石,建立了中国早前寒武纪的年代学格架、地壳演化模式,为中国早前寒武纪研究奠定重要了基础,为国内外地学界所瞩目

对中国主要造山带演化历史的研究,也取得重要成果

其中,对秦岭造山带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为秦岭造山带形成时间、演化历史、构造机制和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得到了国内地学界的高度评价

在矿床同位素地质学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国内的许多特大型矿床和大型矿产堆积区的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质学研究,阐明矿床的物质来源、形成条件和富集规律,为矿产资源的找寻和评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开放实验室在发展同位素地质分析技术方面的工作,十分引人瞩目

该实验室拥有国内唯一的大型离子探针质质谱仪,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锆石离子探针原位定年法

同时,该实验室还在国内最先建立了毫克量级锆石铀-铅法、单颗粒锆石蒸发-沉积法、钐-钕法,六氟化硫硫同位素分析法、硅同位素分析法等方法,研制了钐-钕、硫、硅、碳、氧等多种同位素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对硫同位素参考物质的同位素绝对比值进行标定,修改硫原子量

实验方法的齐全和实验技术的精细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有些技术方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实验室多次参与国际对比测量,实验工作在国际同位素地质学界有相当的信誉

实验室在同位素基本理论研究方面,也做了一系列开拓性的工作

对氢同位素分馏的平衡和动力学研究、矿物间和矿物内的氧同位素分馏研究、矿物间硫同位素分馏研究、以及硅同位素动力分馏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受到了普遍的重视

在水-岩交换作用体系的同位素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实验室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硅同位素的地球化学体系,在硅同位素地质应用方面取得突破,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该研究成果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这些良好的成果为实验室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离子探针远程控制系统在巴西试验成功 2005年9月19日-20日,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和巴西圣保罗大学同位素地质实验室合作进行的离子探针远程控制试验圆满地完成了对来自巴西的3个锆石样品靶的年龄测定

这是离子探针远程控制系统(SROS,SHRIMP Remote Operation System)自通过技术鉴定以来,首次在境外获得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离子探针质谱仪远程控制技术真正实现了在国际互联网环境中的应用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