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中心美国(20世纪)美国的独立战争后的宪法中,明确了对科学技术的方针
美国的领袖人物和历任首脑人物都重视科学技术,有的人本身就是科学家,如本杰明,富兰克林和第三任总统杰弗逊
美国政府很早就明确以教育带动科研,对教育采取特殊优惠政策,赠予美国的一批大学土地,每州至少建立一所传统农业和机械院校
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了大发明家爱迪生,爱迪生在西门子发明电机、贝尔发明电话之后,发明了电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发电厂,引起了世界乃到全世界的一场电力革命.一次大战和二次大战期间,美国又得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美国采取拿来主义,采取移民政策大批吸引人才,一批著名的科学家被吸引到美国,如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著名物理学家费米
40年代末,美国留下了不少来自中国的科技人才,如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经过很多努力才得以回国
人们曾经将美苏在二次大战后的做法归结成美国抢人,苏联抢机器,可见美国对人才的高度重视
美国政府利用战争中获得的资金大幅度地增加对科技的投入,研究开发经费投入每四年翻一番,二次大战期间,从1939年的一亿多美元增长到15亿美元
这一系列的措施导致了美国完成和完善了欧洲的钢铁、化工和电力三大技术,发展了汽车、飞机和无线电技术这三大文明,进一步领先进行了第三次技术革命,包括原子能(1942年)、计算机(1940年)、空间技术(1957年)、微电子技术(1970年)
高新技术的研究成果导致了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形成和发展,美国1929?969年的40年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表明战后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
自7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和基因重组技术为特征,可以说,美国领导了一场世界范围的技术革命,形成了一个信息技术为先导,生产技术为主导的包括新材料、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和海洋技术为内容的高技术体系,并在80年代后期迅速地商业化和产业化,为美国赢得大量的利润
尽管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地位相对日本、西欧有所下降,但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机会,推行“信息高速公路”带来了新的全球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推动了经济复苏,应该说,至今美国的经济仍是全世界经济活动中心之一
这种状况还将维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