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麋鹿苑博物馆作用价值

北京麋鹿苑博物馆作用价值北京南海子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南海子麋鹿苑位于元明清三朝皇家猎苑的核心,也是麋鹿模式标本产地和公认的本土最后灭绝地

1865年法国传教士就是在这里发现的麋鹿,并将一部分标本运回法国巴黎自然博物馆

因此将麋鹿准确地重引进到它们百年前栖息的地方,成就了麋鹿兴衰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为物种重引进项目增添了光彩和魅力

经过了百余年的历史变迁,南海子皇家猎苑虽已旧貌难寻,但在遗址的核心地区尚存一个地势低洼,杨柳拂岸,芦苇丛生的海子,这里仍然保存当年麋鹿生息所需要的湿地环境

南海子位于北京郊区,便于得到国家主管部门和权威人士的持续支持,保证项目能够最终完成不致半途而废

更为难得的是南郊农场的领导出于对自然保护的支持,对麋鹿还家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的理解,同意将包括海子在内的近千亩土地无偿提供给该项目使用

麋鹿苑处在首都,与国家和地方的研究院所联系、合作都极为方便,便于得到国内外保护机构和专业人士的帮助指导,保证项目的正确方向

基于上述原因,麋鹿的回归首选北京南海子

麋鹿回归以来,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与中科院动物所、中科院植物所、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理化测试中心等进行了多方面的麋鹿基础科学研究,为麋鹿保护的成功提供了科学保障

十九世纪初,被掠往欧洲一些国家动物园内的中国南海子麋鹿,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而临着灭绝的威胁

这时,英国有一位热心动物保护事业的贝德福特公爵十一世意识到这种鹿科动物正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于是就出高价钱,把散居在巴黎、柏林、科隆、安特卫普等地动物园内的18头麋鹿全部买下运回英国,放养在他家景色秀丽、水草丰茂的乌邦寺庄园内

到1913年,麋鹿的数量就增加到75头;到1948年乌邦寺庄园里的麋鹿已经有255头

据1982年调查,全世界各国动物园中的麋鹿总计约1100多头

所有这些麋鹿,都是原来生活在乌邦寺庄园那18头麋鹿的后代

1979年以来,我国著名动物学家谭邦杰等呼吁把流落国外的麋鹿引回中国,恢复我国的麋鹿种群

他的倡议,得到了英国乌邦寺庄园的主人塔维斯托克侯爵的热烈响应

1984年11月,英国塔维斯托克侯爵决定,将22头麋鹿无偿赠送给我国

我国有关方面对此做了可行性科学论证后,一致认为,无论从文化历史意义,还是从自然生态环境考虑,北京南郊明清皇家苑囿南海子旧址是麋鹿重新引回中国的理想地点

塔维斯托克侯爵在来信中充满友好情谊地说:“对我和我们家族来说,能与中国合作将麋鹿重返故园,的确是一件极为令人振奋的事情

”1985年5月,位于北京大兴北部的南海子麋鹿苑开始兴建

这一带是明清皇家苑囿南海子里的三海子,900余亩的湖沼荒原还保留了原来的自然地理景观

“蒲苇戟戟水漠漠,凫雁光辉鱼蟹乐

”湖岸四周垂柳成荫,碧野铺芳;湖滨芦苇摇曳,野鸭、灰鹤等10多种水禽在湖面嬉戏

风光秀丽,景色优美,是麋鹿繁衍和栖息的理想环境

1985年8月24日, 22头麋鹿(其中两头转送上海市动物园)从英国乌邦寺安全运抵北京,当晚便转运到南海子麋鹿苑,实现了麋鹿重返家园的夙愿

11月11日下午,中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与英国塔维斯托克侯爵在南海子麋鹿苑举行了隆重的放鹿仪式

20头麋鹿满怀着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踏上了故园的土地,欢快地奔驰着,逐渐消失在草场深处

此情此景,令人万分激动

是啊,望着麋鹿那活泼可爱的身姿,回想起它们近百年来的不幸遭遇,使人深切地感受到,麋鹿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

清朝末年,国运衰微,天灾人祸,致使麋鹿流落异国他乡;今天,饱经忧患的祖国,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麋鹿重返家园的夙愿才得以实现

这是一件多么具有历史意义、值得庆贺的事啊

为了加快南海子麋鹿苑内麋鹿种群的繁殖和复壮,1987年9月8日,英国乌邦寺公园又赠送给南海子麋鹿苑18头雌麋鹿

80多年前,英国贝德福特公爵十一世收集了18头麋鹿,精心饲养,才挽救了这一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今天,他的曾孙塔维斯托克侯爵为发展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恢复南海子麋鹿苑麋鹿种群,又做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麋鹿还家”是一项重要的自然保护项目,这是拯救濒危物种的一个创举

对此国际上曾评论说:“将一个物种如此准确地引回它们原栖息的地方(北京南海子),这在世界上的重新引进项目中堪称独一无二

”麋鹿重返家园,不仅有助于这珍稀物种的保护,也是加强中英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一篇友谊佳话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