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店市职业教育中心所获荣誉学校先后被评为辽宁省校容校貌校风校纪先进单位、辽宁省创业立功先进单位,辽宁省成人教育教研先进单位,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大连市文明单位、大连市德育先进单位、大连市教研先进单位、大连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
汽车专业被评为辽宁省骨干示范专业,学生参加辽宁省汽车专业技能大赛,获团体和个人一等奖
学校参加“九五”和“十五”国家、省市科研课题12项,其中获得一项国家科研课题一等奖,两项辽宁省科研课题一等奖,四项大连市科研课题一二三等奖

2008年学校被评为参加辽宁省专业技能大赛三连冠功勋学校
加大投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学校近几年来不断加大对教学的投入, 近三年总投资900万元用于各项实训室建设,建一栋3000平米的实训楼,150万元的汽车专业设备,100万元的化工专业设备,100万元的机械专业设备,50万元的幼师专业设备,70万元的电工电子设备,80万元的计算机实训设备
这些设备的投入,为职教中心的内涵发展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在良好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职教中心唱响了“教学”“教研”和“就业”三重奏
严谨的教学制度,全新教学模式
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从授课、实习实训、技能操作、招生就业、专业设置等工作入手,进一步加大了对教学质量的管理力度,坚持以审时度势的眼光和与时俱进的办学思路、紧密围绕经济发展、市场变化开设专业、灵活办学,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并逐步形成了全新的教学模式
为搞好课堂教学,规范教学方法
学校制订了领导班子听课制度
要求领导班子成员深入课堂,坚持听课,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30节
达到校长、书记、各科室主任人人参加教学管理,做好教学评价,把好“上课关口”
学校教务处认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指导教师的备课、授课情况,在教师中开展了“教案检查评比”、“优质课评选”、“教研组长示范课”活动,并组成评委会,对每位教师的教案、备课授课情况作出公正、认真的评价,同时选出优质课和优秀教案参加局、市级各类大赛
重视专业课,上好专业课,努力提高专业课水平
学校认真组织开展“专业老师技能表演”,每年春季举行校园文化节技能大赛,每年技能大赛项目达30多项等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技术水平
活动
学校坚持全新的教学模式,采取理实统一,坚持做中学做教,专业教学坚持五原则即:抓住主导核心技能培养的原则;确保技能培养和训练充分的原则;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并重的原则;技能培养与就业目标相一致的原则;技能培养校企结合的原则
立足职教,强化师生队伍建设瓦房店市职业教育中心始终坚持“以能力为主线,以素质为核心,毕业生在单位留得住、干得好、后劲足”这一教育质量理念,并围绕这一理念进行了包括师德、教风、学风、文化和制度等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建设工作
重点加强师德建设,把师德建设作为学风建设的中心工作
学校注意了从职教特点出发,加紧了师生队伍的建设工作
首先对教师进行了师德教育,班主任工作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启发引导教师注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到“为人师表”
并要求每位教师达到“三强”标准,即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强,教学管理能力强,专业技术能力强
同时对学生进行了自律教育、法制教育、创新教育,要求学生达到“自立、自强”、“服务社会”,并做到“三个树立”,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树立占领市场,敢于竞争的信心、树立创新意识
为提高教学质量,建设好师生队伍,学校始终坚持了每周一次的班子会和教研室主任例会,班主任例会制度,认真研讨教育教学方法,掌握师生教学和学习情况,检查备课,开展教案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师生中的一些思想问题,纠正教学偏差
由于采取了多种方法,学校教师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专业能力都有所提高,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涌现出一些爱岗敬业、充满爱心的优秀教师
如刘长鹏老师是大连市“双师型”十大标兵,大连市名教师,辽宁省优秀教师,张兴国教师是大连市副首席教师,林景义老师是大连准名教师,宫元双老师是大连市职业教育系统十大仁爱之师,学校师生参加辽宁省技能大赛获得团体和个人一等奖的好成绩
2008年学校参加大连市中小学生歌曲演唱比赛获团体一等奖
学校根据职高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努力探索体现“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学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新路子,以德育课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切入点,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坚持德育工作“五结合”,即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养成教育相结合、与实训教学相结合、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与时代教育相结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
注重培养学生以“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职业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实用技能型人才
理性思维,走科研兴校之路学校曾正式承担“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贯彻全教会精神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职业学校创新型人才》,荣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中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会一等奖;“九五”期间获省级课题三项奖;“十五”期间获省级课题二项奖,市级课题三项奖,学校被评为辽宁省”十五”科研先进单位,学校戴校长被评为“十五”科研先进个人;“十一五”期间学校申报省级课题一项,市级课题三项
学校被评为辽宁省成人教育教研先进单位,大连市教研先进单位,辽宁省“十五”科研先进单位
就业导向,不断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职教中心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学校主要从内外两个环节入手抓好就业工作:第一个是学校内部环节,一方面加强职业指导,另一方面加强实习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确保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能适应就业岗位需要;第三,学校实习科、班主任、就业办三者密切配合,把学生的就业工作做好
学校实习科广泛与企业联络,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机会同时实习科也将就业信息与班主任及时沟通,根据学生的特点把他们安置到适合的岗位
第二个环节是加强学校与企业和家长的密切配合与合作
通过多年的努力和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就业工作,因此,职教中心的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有几个专业对口就业率每年都是100%(如幼师、汽车维修专业、焊接专业),其它几个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每年都在逐年提高.特色办学,发挥职教中心龙头作用学校充分发挥其国家重点中专的示范作用,以汽车维修专业和幼师专业为龙头,带动其它专业发展,以机械加工为核心实训项目,面向本校及本市其他学校相关专业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资格鉴定
同时,为企业培训岗前和岗位工人,为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为乡镇职校师资培训和技能考核为一体的现代化实用人才培训基地
学校实训基地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不仅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服务,还直接面向社会,为企业、个人服务
广泛吸收岗前和岗位工人、转岗人员、失业再就业人员等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并进行职业资格鉴定
这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就业率以及提高社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以及适应辽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以及适应大连市建设发展对产业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每年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00多人,开展订单培训200多人,为企业培训在职工人100多人,接受各种远程教育培训400多人
学校与市内、外的三十余家相关院校和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订单培养”、“校企合一”、“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模式
学校近几年开创的“上挂、横联、下辐射”、“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拓宽职业学校发展之路”、 “发挥县域职教中心的优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好务”、 “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开创”、“加强专业建设”和“科研兴校”等方面的经验分别在中国教育报、国家核心刊物及省市职教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职业教育虽步履艰难,但前程无比灿烂
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需要大批有理想、有技术、能操作的应用型人才,这都有待于职业教育去打造、去培养、去输送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