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攻方面在建国初期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攻方面在建国初期,配合成渝铁路的建设,出土了著名的古人类化石“资阳人”,秦学圣先生是我国体质人类学家,他对“资阳人”的研究成果得到学术界一致的肯定

随后,我们通过在巫山大溪镇一系列的考古调查、发掘,确定了新石器时代的“大溪文化”

成都市北郊将军碑附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砖厂取土时发现了羊子山土台和一大批墓群,经过发掘,证实这里是古蜀先民的祭拜天地的重要遗迹

从1953年到1995年,该所先后在重庆巴县的冬笋坝、广元宝轮院、绵竹、什邡等地发掘了大批船棺葬,对巴蜀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从此,该所始终把古代巴蜀文化的研究作为全所的科研主攻方向

1959年、1980年又在彭县竹瓦街发现两处西周大型铜器窖藏,出土一大批青铜礼器

1980年,在新都马家大墓出土188件精美的战国青铜器

1977年至1986年,该所对荣经县严道古城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和发掘,共发掘春秋末到秦汉的古墓30多座,发现大批与楚文化有关的文物

1979年—1987年,在青川县出土一批秦国文物,其中“更修田律”木牍和刻有“蜀东工”等20字的铜戈最有价值,反映了秦在商鞅变法后土地制度的变化和蜀地手工业的发达

近20年,我们还对分布在川西山区这一古代“民族走廊”的石棺葬进行了考古调查、发掘,使西南地区民族考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所的考古发掘工作以三星堆遗址、三峡地区忠县中坝遗址、华蓥安丙墓、成都水井街酒坊遗址、宣汉罗家坝墓群、泸县宋墓群、郪江崖墓群最具代表性,在国际国内都有较大的影响

以三星堆为例,从1986年两个祭祀坑的发掘到1997年三星堆博物馆的建成,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到我所来视察的有张爱萍、李铁映;到三星堆参观的有江泽民、朱镕基、李瑞环、李岚清等

我所专业人员对三星堆遗址的发掘、研究,使古蜀文明历史上推了两千年

三星堆已成为四川旅游品牌,近年的游客每年增长幅度达两成,仅门票的年收入就上千万元,带动的相关产业收入应该大大超过门票收入

忠县中坝遗址有着厚度达十几米的文化堆积层,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是三峡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成都水井街酒坊遗址是我国第一个经考古发掘的酒坊遗址,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全兴集团以此为契机,适时推出了高档白酒“水井坊”,在国内同行业中独树一帜,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近年来长江三峡水库的逐步建成和投产,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修建这样的超大型水库是我国前所未有的,而保护淹没区的文物同样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重庆在1997年未直辖前,川东地区及长江流域四川段的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均由我所承担

从1959年起,我们开始与“长办”合作,开展峡江地区的考古调查工作

1985年—1997年,我们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对三峡水库淹没区四川段进行了大规模路的文物调查,动员了上百人的专业队伍,集中了全省文物考古的精英,对沿江十几个县市进行拉网式调查,最后形成了《三峡水库淹没区(四川段)文物保护大纲》,该方案经国家文物局、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审定通过,成为日后三峡地区文物保护的纲领性文件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