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改革发展成都气象学院时期1978年4月,经国务院国发(1978)68号和教育部(78)教计字第335号批准,成都气象学校改建为成都气象学院(Chengdu Institute of Meteorology),实行中央气象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中央气象局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
设气象通讯、气象雷达、高空气象、气象等4个本科专业学制4年
1979年,学校增设气象、高空气象两个本科专业学制4年

4月,经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川委组干(1979)302号文批准成立中国共产党成都气象学院临时党委
1980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
1981年3月,经中共成都市委成组发(1981)101号文批准,学校第一届党委、纪委成立

1984年7月,学校获得世界银行第二期农业教育项目贷款258.2万美元,主要用于计算中心和电子技术中心实验室的建设
10月-12月,全国气象系统“苹果Ⅱ计算机师资培训班”在学校成功举行
经国家气象局同意,学校设置气象系,下设气象专业,气象探测系下设气象探测技术专业,电子技术应用系下设电子技术及应用专业,原有气象雷达、气象通信专业合并为电子技术及应用专业

1985年6月,学校召开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
讨论并通过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选举和成立了首届教代会主席团
学校教师王柏钧、张世钧与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6年,经国家气象局批准,学校成立气象科学技术研究所
6月《成都气象学院学报》创刊
1987年4月,东亚大气环流国际学术会议在学校召开,来自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国内的60名气象学家参加了会议

1990年5月,受世界气象组织派遣,非洲八国气象考察团到学校访问
11月,全国气象教育工作会议在学校召开
成都气象学院时期照片1991年10月,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签署联合培养定向研究生协议

1992年,学校与成都科学技术大学采取部分专业定向招生方式,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1994年11月,经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认可,国家教务考试中心正式授权批准学校建立剑桥信息技术(CIT)培训中心,这是四川省首家CIT培训中心
时任中国气象局局长邹竞蒙在参观了学校成果展后说学校实行“理工结合,以工为主,气电结合,以电为主”这条路走对了,还要继续走下去

1995年10月,全国气象系统“小型卫星地球站”培训班在学校举行,分多批为气象系统培训了技术人才
1996年10月,学校举行建校45周年校庆
11月,国家教委教学评价专家组一行对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价工作

1997年5月,国家教委通知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价结论为“合格”
7月,国家教委转发了《专家组对成都气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价意见》
专家组认为“通过近两年的评建工作,已推动了学校的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等各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998年4月,学校决定筹备成立成都新气象实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由学校控股、有400多个自然人出资组成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6月,学校成立计算中心
1999年8月,经财政部、中国气象局批准学校新气象广告公司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

9月,中国气象局批准,学校“十五”期间本科专业核定数增加为16个
10月,学校与中国人民解放军89950部队教导大队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共同建立成都气象学院绵阳校区
11月,学校决定,从1999-2000学年开始,在全日制本专科学生中实行学分制

12月,中国气象局同意学校在成都航空港教育园区建设新校区;学校党委会议决定,在双流航空港开发区征地300亩建立新校区,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五年达标”的思路进行建设
2000年2月,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
6月,学校“大气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三个本科专业被列为国家管理专业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