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公路学院胡长顺胡长顺曾经说过,“在青藏线上修路将付出血的代价
”没有想到他真的付出了血的代价
2003年8月13日,在青藏高原进行科研考察中,不幸遇难,牺牲在了他奋斗了一生的公路科学研究工作岗位上,还不到48岁

胡教授的骨灰从青海返回到西安后,一行人到达他家所在的楼下,几十个早已经等候在那里的学生长跪不起,泣不成声,感人落泪的场面至今让人们刻骨铭心
胡教授在院里被誉为“工作狂”,在大家的印象中,胡老师就没有什么其他爱好,除了出差就是呆在办公室或者实验室,节假日胡老师都是在学院里面度过的
按照公路学院的值班规定,学院里面的灯到晚上10点就统一关闭,可每次胡老师都是在值班人员催促之后才离开办公室
从办公室回到家里以后,胡老师有时候还接着在家里继续工作
胡老师主要的课题就是青藏公路,因此冻土实验是很关键的环节
为了青藏公路的顺利进展,胡长顺放弃了自己的寒假,大年初二就开始钻到实验室,每隔一个小时就记录一次数据,尽管有两个人轮流记录,但是毕竟是在万户齐聚的春节期间
胡长顺老师在业务上特别务实,经常是自己做数据
学校里放暑假,胡老师经常是在青藏线上呆一个月,扎实地做实地实验
而且从来不糊弄学生,对学生要求很是严格
公路学院的薛月香书记说:“知识分子在人们印象中一般比较固执,比较倔强,在贯彻方针政策上比较生硬,工作方式上也存在着问题
但是胡长顺老师在做行政工作上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在做别人工作时,总是苦口婆心,不停地变换角度来做工作,最后把工作做好了,同时还做到不伤人
在学校的口碑很好,不仅在业务上很突出,而且在做人方面也令人称道
”胡长顺老师的高风亮节,在公路学院成为美谈
不利用手中的职权安排亲属的工作,将所得的奖金默默地捐助给贫困学生,在与学生合作论文时总是将自己的名字放在后面,自己加班最多却将加班费都给同事……胡长顺老师在青藏线上的研究硕果累累,被誉为是最有实力冲顶院士的老师,而且有可能成为公路学院自行培养的第一位院士
无奈天妒英才,斯人已逝,留下无穷遗憾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