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邮电博物馆历史沿革1893年,清政府在胶澳总兵衙门后山的杨家村(今市北登州路一带)设立了青岛第一个近代通信机构——胶澳电报房,青岛邮电迈出第一步
1897年德国入侵青岛后,在青岛租借地和胶济铁路沿线城镇设立了较系统的邮电通信设施和管理机制,实行邮政、电报、电话三家分营制度
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接管了胶澳和胶济沿线德国邮电通信机构

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主权,青岛邮电通信成为中国邮电体系的一部分
1938年,日本再次侵占青岛,垄断了青岛的邮电通信设施和业务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权将青岛邮电恢复原有邮政、电报、电话管理体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青岛邮电通信发展大步迈进
特别是1979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青岛的邮电通信事业已经全面与国际接轨
电话、传呼、大哥大……这些名词渐渐淡忘,取而代之的是3G 、宽带、视频、彩信、博客等新潮名词
2009年中国联通青岛市分公司出资近千万元修缮,青岛邮电博物馆于2010年11月21日正式对外开放
在建设格局上完全恢复了1901年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的历史原貌,成为青岛老城区文化地带的一道亮丽风景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