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城古战场遗址博物馆相关历史

钓鱼城古战场遗址博物馆相关历史钓鱼城因修筑于钓鱼山面得名

南宋地理总志《方舆胜览》卷六十四“合州”谓“钓鱼山,山南大石砥平,有巨人迹,相传异人坐其上投钓江中,山以是名

”晚唐时期,合州名憎石头和尚在钓鱼山上创建了护国寺和站佛、千佛石窟等摩崖造像

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思南宣慰田少卿扔资新建护国寺“堂殿廊庞百有余间”,护国寺禅院遂成为僧徒云集的佛教名制

南宋乾道三年(1167),州人又于山顶建起著名的飞岛楼

钓鱼山从此被人们视为游览胜地

南宋后期,蒙古汗国在蒙宋联军火金之后,发动了对南宋王朝的进攻

地处长江上游、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四川,首先遭到了蒙古军队的攻击

南宋嘉熙四年(1240),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在修筑重庆城的同时

派部将太尉甘闰于钓鱼山筑寨,以作重庆屏障

南宋淳褚三年(1243),四川制置使、重庆府知府余价采纳播州(今贵州遵义)人冉班、冉璞兄弟的建议,于钓鱼山筑城,迁合州及石照县治所于其积粮,作为四川山城防御战的重要支柱

钓鱼城之名,即开始于此

南宋宝祐二年(1254)7月,王整任兴元都统制兼知合州,成为钓鱼城的主将

他调集合州所领石照、铜梁、巴川、汉初、赤水5县17万军民又大修钓鱼城,新建了水军码头和南外城

南宋景定四年(1263),张珏知合州,再一次对城郭进行了加修

南宋景炎元年(1276)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陷落

张珏又组织军民在钓鱼城内修筑了一座皇宫,以待赵显、赵岛二王前来避难

南宋祥兴二年(1279)正月,守将王立举城降元

钓鱼城是创造古代战争史奇迹的军事要塞,是改写世界中古历史的英雄名城

从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堅

张珏的率领下,凭籍钓鱼城天险,据城固守,浴血奋战

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抵御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一蒙(元)精锐之师,创造了守城抗战36年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1259年,蒙哥汗(元宪宗)战死在钓鱼城下,致使蒙古汗国从欧亚战场全面撒军

钓鱼城由此以“改写世界中古历史”的丰功伟绩震惊了中外!清嘉庆元年——同治十年(1796~1871),州人为避白蓬教、太平天国农民军的进攻,曾多次加修钓鱼城城坦

解放初期,钓鱼城曾稍事整理

20世纪80年代中期,抢救性维修了部分城墙、城门、城楼,重建了护国名山和独钓中原石牌坊、王坚纪功碑保护亭和古军营营房等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