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湖书院相关介绍

两湖书院相关介绍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是武汉国民政府时期兴办的各类干部学校中,最为突出和影响最大的—所学校,它是培养国民革命军军事政治人才的高等军事院校,是黄埔军校的继续,也是武汉政府时期一个重要的军事、政治部门

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曾四易其名,不断发展壮大,最早可追溯到北伐军总政治部政治训练班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下武汉后,在武昌筹设政治训练班,准备招生500名

10月16日,由包惠僧负责的训练班筹备处正式成立

10月27日,国民党中央决定改政治训练班为中央军事学校政治科,以武昌两湖书院旧址为校址

11月1日,学校在武昌成立了招考委员会,负责招生工作

因招生人数有限,只派人到湖北、湖南、江西、四川、上海、奉天等处设点报名并进行初试

但由于武汉已成为全国男女青年向往的革命中心

全国各地有志于革命的热血青年踊跃报名

许多省的共产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也遴选了大批党、团员和进步青年来汉参加考武

经过严格的初试复试,最后录取了986名男生,195名女生

12月初,广州黄埔军校政治科学员500余人到达两湖书院

1927年1月,军校第五期炮兵科800多学员、工兵科400多军校学员陆续从黄埔和江西来到武汉

这样,武汉军校成为有政治、炮兵、工兵等科的综合性军事院校

1月19日,中央党政联席会议决定改中央军校政治科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蒋介石为名义上的校长,实际主持人则是代校长邓演达,政治总教官为恽代英

2月12日,武汉军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

2月14日,正式上课

按照军校教育委员会主任恽代英提出的“军事科加紧政治训练,政治科加紧军事训练,军事与政治并重的原则”,规定每日上课七小时,炮兵、工兵两科每日一次政治课,政治科每周十四次政治课,两次学科课程,两次术科课程

担任军事教官的有杨树松、徐向前等人

先后担任政治教官的有李达、沈雁冰、李汉俊、张秋人、陈启修、章伯钧、樊仲云等人

为了反映学员的学习、生活和斗争,从开学之日起就创办了《革命生活》日刊

军校政治部管辖的“血花剧社”一度接管了汉口最大的游乐场所新市场,改其名为“血花世界”(今民众乐园),在那里演出各种反帝反封建的歌舞新剧

每逢星期天,学员们还组织街头宣传队到武汉三镇进行革命宣传,很受武汉人民的欢迎

3月,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吴玉章改分校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提议,并改校长制为校务委员会制

蒋介石被革去校长职务

3月27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正式命名并改组,恽代英主持全面工作

同年3月底起,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和总司令部学兵团内部开展了反对国民党右派势力的斗,拥护蒋介石的国民党右派分子受到沉重打击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黄埔、长沙两地军校师生,不堪白色恐怖的压迫,辗转来到武汉军校

同时,湖北省党部党务干部学校和省农协农民训练班又送来数百名学员,至此,武汉中央军校臻于极盛,学员一度达到四五千人

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产物

它名义上属中国国民党中央创办,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掌握的—支武装力量

在收回汉口英租界、维护党权运动、讨蒋斗争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夏斗寅逼近武昌时,军校学生于5月18日奉命改编为中央独立师.女生也编为救护、宣传两队开赴前线,配合叶挺部队将敌击溃.使武汉转危为安

接着,中央独立师又西征杨森叛军,为解除武汉西面的威胁作出了贡献

在这些斗争中,建立在军校各大队、分队的共产党和共青团支部、小组,起了很大作用

不少学员因在斗争中勇敢、坚定,表现突出,而被吸收加入了共产党和共青团

中国历史上曾有女子参加战争的事例,但在军事院校接受正规军事训练,武汉军校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先例

女兵在当时中国社会上出现,对封建保守的社会风气,无疑是—个有力的冲击

女生队下辖3个区队,后改称女生政治大队

军校是一个集体,女生除每日与男生一样“三操两讲”的军事和政治课程学习外,有时还单独走向社会,到武昌裕华、震寰纱厂做宣传、组织工作,吸收女工入党入团等,她们在实际斗争中成长

6月下旬,中央独立师西征凯旋归来,由于该师主要领导恽代英、施存统等都是共产党人,官兵中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也很多,因而当汪精卫一伙准备“分共”、背叛革命时,急欲解除这支革命武装

6月30日,他们断然命令撤销中央独立师建制,让军校学生重返校园

中国共产党中央十分重视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这支革命力量

在革命危急时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曾告诫军校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提高革命警惕,随时准备以自己手中的武器与反革命周旋

他还派陈毅接替李鸣珂到军校从事共产党的专职工作,在恽代英、陈毅等精心安排下,一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被有计划地转移到叶挺、贺龙部队,后参加了南昌起义;一批党团虽疏散到各自的家乡,发动和组织武装暴动,参加了秋收起义

叶剑英利用张发奎与唐生智之间的矛盾,将剩下的1700多名学员改编成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这支部队后来成为了广州起义的骨干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