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院演变原因

枢密院演变原因从唐代宗时董秀掌枢密以来,杨复恭任枢密使的权力最大,达到甚至超越宰相权力地步

“时行在制置,内外经略,皆出于恭

”到朱全忠诛灭宦官,任用朝士,直至灭唐建梁,枢密使全面任用士人,这是朱全忠抑制宦官,全面控制权力的一个步骤,枢密使之权也有所削弱

后唐建立,一反后梁制度,重用自己屡建功勋的武将亲信为枢密使,并让其兼任节度使

郭崇韬是其始也

明宗时又重用安重诲,二人均权倾内外,宰相在其面前卑躬屈膝,达到五代时枢密使的一个权力高峰

后晋始以桑维翰、李崧任宰相兼枢密使,改枢密使兼节度使之制,加之后晋重用宦者和其他佞人以分权,故枢密使之权大有下降,且因宦者及佞人谗毁,曾一度罢职并废枢密院,这是枢密院权力的低谷时期

到后晋任用郭威为枢密使,同时又许兼任节度使,正如上面所引材料,是“兼内外之任”,“功业格天”,达到枢密使权力的又一高峰,直至迫帝退位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