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湖书院布局鹅湖书院在鹅湖寺(即仁寿寺)的左边,而鹅湖塔则在鹅湖书院的左边
鹅湖书院的大门,不在正中,而在左面,所以正对着鹅湖塔
书院四周有山有溪,环境幽雅

鹅湖书院比鹅湖寺大得多,建筑规模颇似孔庙
由大门进去,经过两排桃树,有一个大圆门,圆门内有一个大院子,对面又是一个大圆门,上面是三排殿宇,由此登石阶而入,又是一个院子,里面是半月池,池周围是石栏杆
渡过古桥是第一排殿宇,再过一个院子,是第二排殿宇,其最后一排殿宇,是四贤祠

祠前也是一个院子,祠后则是一个相当高的坪台,其下有一小池,其后是一座高墙,正对那两大圆门的北端高墙
这三排殿宇是主屋
在主屋两旁,又是一排一排的房屋
在鹅湖书院后面的四贤词内,设有朱、吕、二陆四个牌位,又有一个题着“顿渐同归”字样的匾额,这和书院前排建筑中所悬“道学之宗”的御匾,正遥遥相对,由此可见宋代朱、陆鹅湖之会的盛况
抗日战争期间,鹅湖书院成为东南训练团的驻扎营地
书院建筑群占地8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坐南朝北,主要建筑安排在中轴线上
鹅湖书院自建立以来
几度废兴,建筑规模也几经变动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修建后的基本布局为:院墙前临照塘,墙内左义门、右义门
建筑共六进:一、头门;二、青石碑坊;三、泮池,池上有雕栏石拱桥,泮池两各有一碑亭;四、仪门,三楹,两翼有庑廓;五、会元堂,五楹;六、御书楼
东西两廓各有读书号房20幢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