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学术期刊期刊简介《中国博物馆》志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984年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会刊
最初名称为《博物馆》,1985年改为现在的刊名
杂志的定位是:关注理论研究,指导文博工作,推动博物馆建设与发展,联系会员与文博单位,在我国博物馆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背景下,成为中国博物馆行业学术研究、理论探索和协会建设与宣传的前沿阵地

创刊以来,它致力于中国博物馆学的学科建设,在理论博物馆学、应用博物馆学方面进行了积极和富有成效的探索,促进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壮大和中国博物馆学的成长,提升了中国博物馆界的专业研究水平,促进中国博物馆学走向成熟
《中国博物馆》杂志以“学术性、前瞻性、开放性”为宗旨,以学术性为立刊之本,努力做到“学术性、思想性、文化性、信息性”的统一,力求展现我国及国际博物馆行业的发展态势和学术成果,适当偏重博物馆学理论、博物馆文化和博物馆业务经验等方面的内容,成为开展博物馆学术研究的阵地、从事博物馆工作的帮手、学习博物馆理论方法与政策法规的园地,以及培育博物馆专业人才的摇篮
《中国博物馆》杂志开设的栏目有:特稿、专题、文论(理论与实践)、展览评论、文博人生、博物馆推介、博物馆图书评论与书讯、博物馆相关学术会议综述、批评与回应等

《中国博物馆》杂志为季刊,128页,每季度第二月出版,每期定价28元,全年定价112元
期刊信息期刊名称:中国博物馆主办单位:中国博物馆学会出版周期:季刊出版地:北京市语言种类:中文开本尺寸:16开国际刊号:1002-9648国内刊号:11-1462/G2创刊时间:1984年《中国博物馆》丛书简介《中国博物馆》SeriesofChina'sMuseums,系统介绍中国国家级和省、市、自治区级博物馆藏品的大型艺术性图册
精装8开本

由各有关博物馆编著
1983年开始,由文物出版社和日本讲谈社合作出版,在北京和东京分别发行中、日文版
内容丛书每卷内容包括:①前言概述本馆历史概况、藏品内容和科学研究活动状况;②图版
200幅左右,其中2/3为原色图版,按历史阶段、文物类别或专题编选;③分类说明
对选入的器物,按类别作综合介绍;④器物说明
注明名称、时代、质地、尺寸、出土时间和地点(或注明传世品),并对器物的历史、艺术价值作扼要的阐述
丛书分批出版,至1985年2月,先后出版了8卷,按出版时间为序:①《陕西省博物馆》
分为青铜器、陶俑、石刻、秦汉砖瓦、碑石墓志、唐三彩、唐墓壁画、金银器和其他8类;②《湖南省博物馆》
分为新石器时代陶器、商周青铜器、楚文物、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湘阴窑和长沙窑瓷器及其他6类;③《辽宁省博物馆》
分为青铜器、朝阳十二台营子等地青铜短剑墓葬出土文物、西丰西岔沟匈奴墓群出土文物、北燕冯素弗和鲜卑墓葬出土文物、朝阳唐墓出土文物、辽墓和辽塔出土文物、绘画、法书、丝绣和陶瓷10类;④《南京博物院》
分为新石器时代文物、商周文物、汉代文物、三国两晋南北朝出土文物、唐代文物、宋元文物、明清文物、绘画和法书8类;⑤《中国历史博物馆》
分为石器时代文物、夏商西周春秋文物、战国秦汉文物、三国两晋南北朝文物、隋唐五代文物、辽宋金元文物和明清文物7类;⑥《天津艺术博物馆》
分为绘画、法书、玺印、砚台、玉器、瓷器、杨柳青木刻年画和“泥人张”彩塑8类;⑦《河南省博物馆》
分为商周青铜器、彩绘陶器、陶建筑明器、画像砖、隋张盛墓出土文物、瓷器、唐宋三彩和焦作元墓出土砖俑8类;⑧《上海博物馆》
分为上海地区出土文物、青铜器、陶瓷、雕刻造像、陶瓷、工艺品、绘画和法书7类
各卷既独立成篇,又相互补充
综观各卷,既可见到各馆藏品特色,又可见到中国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面貌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