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简介中国近代博物馆的创建始自19世纪下半叶,它与1840年鸦片战争后列强入侵中国和中国近代工业、文化教育事业的兴起紧密相联
1868年,法国教士P·厄德首先在上海建立徐家汇博物院,主要收藏植物标本,不公开开放
嗣后,英国人、日本人、美国人、俄国人等先后在上海、济南、成都、旅顺、哈尔滨等地建博物馆,其目的在于掠夺中国资源或藉以奴化中国人民的思想

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是1905年张謇筹建的南通博物苑
1911年辛亥革命所产生的社会变革,促进了中国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活跃,也推动了中华民国政府在北京、天津、太原、南昌、沈阳、开封、南京、兰州、杭州、广州等地创办了一批博物馆
1925年中国最大的皇宫紫禁城改为故宫博物院
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国立中央博物院(今南京博物院),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于1936年6月6日动工建设,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第一座也是当时唯一一座仿照欧美第一流博物馆建馆的现代综合性大型博物馆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博物馆曾有过比较显著的发展期
1936年抗日战争前夕,全国共有博物馆77个,美术馆56个,古物保存所98个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博物馆遭受严重摧残,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的几年,中国博物馆事业仍陷于困顿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全国只留下博物馆24个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