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堂书院历史背景是由乾嘉时期著名汉学家阮元继杭州创建诂经精舍之后,于嘉庆二十五年(庚辰)1820年在广州城北粤秀山创办的又一个以专重经史训诂为宗旨的书院
阮元不仅博学淹通,而且在当时的政界也身居要职,集封疆大吏与学术巨子于一身
《清史稿》称他为“身历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海内学者奉为山斗焉”
阮元的治学提倡“崇尚汉学,实事求是”,主张通过音韵训诂,弄清古代经书中的本来意义,从而探求圣贤之道
他创办学海堂书,院时,要求学生:“或习经传,寻疏义于宋齐;或解文字,考古训于《仓》、《雅》;或析道理,守晦庵之正传;或讨史志,求深宁之家法;或且规矩汉晋,熟精萧《选》;师法唐宋,各得诗笔
虽性之所近,业有殊工,而力有可兼,事亦并擅
”(《学海堂集序》)阮元的这篇序文也题刻在学海堂西面墙上,作为学海堂的办学宗旨
阮元主持学海堂时间不长,但他亲自授课,与学生讲经析疑,“凡经义子史前贤诸集,下及选赋诗歌古文辞,莫不思与诸生求其程,归于是,而示以从违取舍之途”
阮元还颁定了《学海堂章程》,确立了学长制、季课制和刊刻制,并个人捐赠白银四千两作为学海堂的办学经费
在阮元的努力下,学海堂成为当时广东文化学术的中心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