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IE学会产生的原因和历史条件1988年,机械工业部科技司总结了“工艺突破口”活动效果时,副总工程师王仁康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总部负责人探讨了这种现象,他们从已掌握的国际发展动态中发现,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工业化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管理现代化进程中都大力发展工业工程;而工业工程特别是对制造企业管理竞争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个结论对刚刚引进西方管理理论,而面对众多产业效益低下问题无从下手的中国机械工业有关部门和机械工程学会的专家学者是十分重要的
为此,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在教育部调查出7位近期在国外进修留学工业工程的专家学者,并于1989年8月23日在机械工业部三楼会议室召开了“工业工程座谈会”
出席会议的有机械工程学会工作总部的领导、留学回国的IE专家学者,邀请的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四十余人
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胡佳映高工主持
先由归国留学专家先后发言介绍国外设施规划与设计、工业系统分析、工作研究与劳动定额,以及物流工程等情况
又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李春田和天津大学齐二石就我国企业应用IE和高校IE专业设置情况等做了发言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工业工程在我国势在必行,十分重要,同时建议成立学术团体
当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决定成立工业工程研究会,并通过民主投票选举研究会筹备组,最后王仁康当选筹备组组长,副组长张树武,组员有周佳平、王方智、李先正、杨学涵、左志诚、张衍生、吴靖、胡佳映、王瑞刚、李崇斌、李春田、齐二石等14人,齐二石任筹备组秘书
为此可说他们是IE学会的创始人,为IE学科发展直接奠定基础做出贡献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