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基本陈列

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基本陈列南越王宫公元前203年,秦将赵佗据有岭南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从此,确立了广州两千多年来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

南越国宫署遗址是番禺城最核心的地区,在这里先后发现了宫殿、宫墙、宫苑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的砖、瓦、石等建筑材料以及木简、陶文等重要文物

这些遗迹和文物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王宫选址的科学性,景观设计的独特性,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尘封的南越王国

 南越王宫南汉王宫公元917年,原唐清海军节度使刘岩(后改名龑)据有岭南称帝,建立南汉国,以广州为都城,升格为兴王府

刘氏统治期间,政治措施得宜,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南汉还积极发展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使因唐末战乱一度衰落的海外贸易再度复兴

南汉对兴王府进行精心的规划和建设,在城内外大兴土木,建造许多宫殿和苑囿

随着南汉的灭亡,昔日华丽的王宫沦为废墟,湮灭在岁月之中

自二十纪50年代以来,陆续发现的南汉国都城王宫遗址和帝王陵墓,引领我们回到一千年前的历史现场,感受南汉国的文化风物,领略南汉王宫的雄伟气概

 名城广州两千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挥兵百越,于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平定岭南,置桂林、南海、象三郡,其中南海郡治番禺(今广州),为广州信史记载的建城之始

秦末,中原战乱,原秦将赵佗于公元前203年据有岭南,建立南越国,以番禺为都城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攻灭南越国,在其地设九郡,番禺仍为南海郡治所

岭南地区经过秦汉王朝,特别是南越国近百年的开发与经营,汉越民族融合,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番禺成为当时全国九大都会之一

 饮水思源——广州古代水井文化水井的发明,使人类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从河湖两岸走向内陆,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凿井而饮是我国古代饮水文化的一大特色,与西方架渠引水有明显的区别,考古资料表明,我国目前年代最早的水井发现于浙江河姆渡遗址,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

南越国宫署遗址发掘范围内各朝代的水井逾500口,可以说是古代水井的天然博物馆

说明这里一直是人类聚居的理想之地

解读这一口口古井,可以从一个侧面追寻广州城市饮用水历史的踪迹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