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博物院临时展览倾城之恋——广东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展(王墓展区)展览时间:2023年3月31日-6月展览地点: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综合陈列楼三楼临展厅展览简介:该展由南越王博物院、潮州市博物馆、肇庆市博物馆、佛山市博物馆、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雷州市博物馆、中山市博物馆、惠州市博物馆联合主办,由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协办,旨在读懂广东,讲好广东故事,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更好地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本次展览是首个由广东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联合举办的文物展,展示其各自特色及相通内涵,开创了文物联展新模式
历史文化名城,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

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被正式提出
迄今为止,我省共有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广州(1982年第一批)、潮州(1986年第二批)、肇庆、佛山、梅州、雷州(1994年第三批)、中山(2011年)、惠州(2015年),在全国位列第四
千年南粤 同心同圆 ——广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展览时间:2023年2月10日起展览地点: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南越宫苑馆二楼临展厅展览简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主办、南越王博物院承办的“千年南粤同心同圆——广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旨在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以及广州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工作实践,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

老城市新活力——广州城市传统中轴线历史文化展(王宫展区)展览时间:2022年12月20日~长期展览地点: 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展览简介:2022年12月20日,“老城市新活力——广州城市传统中轴线历史文化展”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南越宫苑馆二楼室外展示休闲区拉开帷幕
本展览是南越王博物院打造特色鲜明的党员教育基地、提升党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南越王博物院承办,广州市档案馆、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理委员会、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提供支持
展览精选130余张照片和相关档案、地图、文字等资料,以“老城市新活力”为主题,带观众领略广州城市传统中轴线的历史文化与2200多年的建城历史,展示广州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传承岭南文化、赓续红色血脉等文化事业建设中取得的重大成果

第一部分讲述广州由古至今的建城历史、介绍城市传统中轴线的形成发展;第二部分通过城市传统中轴线周边的红色遗迹回顾广州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第三部分展示广州进行城市更新改造的“绣花”功夫、打造新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成果,呈现古老羊城焕发的崭新面貌
年华·花样——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文物纹饰专题展(王宫展区)展览时间:2023年4月26日至7月16日展览地点: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陈列楼北二楼临展厅 展览简介:2023年4月26日上午,由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年华·花样——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文物纹饰专题展”,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陈列楼北二楼临展厅开幕
本次展览是南越国宫署遗址考古资料整理成果系列展览之一,首次集中展示了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器物代表性纹饰及其演变的历史脉络

展览设“印纹悠古”“花叶婆娑”“盛世雕饰”“百花齐放”“花花世界”五个部分,展出文物200多件(套),按照时间线索,展示不同时期岭南纹饰艺术特征及其反映的社会历史文化
2023年7月3日,“从广州出发——‘南海I号’与海上丝绸之路”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正式开幕
展览由广东省文物局、香港特别行政区发展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海丝申遗办指导,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博物馆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

展览分为“南海I号”的困惑、“南海I号”的旅程、广州出发的密码三大部分,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及文献研究基础上还原“南海I号”的航行轨迹,再现南宋时期海洋活动的繁荣景象
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长李灶新告诉记者,此次展览自筹划至今历时一年多,汇集了国内12家文博单位的400余件/套文物,其中超过三分之二文物为首次展出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