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唐志斋博物馆初期隋朝末年,由于炀帝残暴统治及不断发生对外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纷纷揭竿而起,甚至连上层官僚也随之举兵反隋,这种情况在藏志中均有所反映
如位于二号室的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长孙仁墓志中即载有杨玄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境)督运国粮时起兵反隋,率众十余万进逼洛阳,以及后来在三崤(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地区活动的情况;又如位于三号天井的长寿二年(公元693年)陈察墓志也载有:“薛举称兵,县人杨洛翻城相应”
这些记载均可补两唐书之阙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炀帝死,王世充于洛阳拥杨侗为帝,次年又废杨侗自称皇帝,国号“郑”
位于一号天井南墙的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屈突通墓志记载了唐太宗与屈突通征讨王世充一事
大家知道,屈突通是历仕三朝即北周、隋、唐的人物,正是这位屈突通,在隋朝末年,反戈一击,辅佐李渊、李世民父子为建立大唐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了大唐开国功臣,后来被“图形凌烟阁”,即画像于凌烟阁中,与其它二十多位李唐功勋大臣一起被载入史册
屈突通墓志为我们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详细的记录
又《新唐书
王世充传》载:王世充踞洛期间,百姓饱受祸酷,“世充粮且尽,人相食,以至水汩泥去砾,取浮土糅米屑为饼
民病肿股弱,相藉倚道上”
此种惨景,位于六号室的永徽五年(公元654年)盖赞妻孙光墓志中亦有类似记载:“隋末土崩,洛中云扰
米遂腾跃,斗至十千
顿踣于是成行,骨肉不能相救
夫人偶逢弃子歧路呱然,哀而鞠之
”所记正与唐书相吻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