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重要藏品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代表性文物有:秦兵马俑、西汉铁铍、汉代钩镶、隋铜虎符、元至正十一年铜铳、明洪武五年碗口铳、明洪武十年铜铳、明东司房锦字号象牙腰牌、明王忬象牙腰牌、清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太平天国铁炮、左宗棠印章、丁汝昌战袍、“镇远”舰铁锚、金陵机器局造铜炮、加特林机枪、叶挺北伐战争使用的指挥刀、朱德在南昌起义中使用的手枪、毛泽东送给袁文才的皮裹腿、贺龙的狮钮印章、红军的第一部电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印章、周恩来的红星奖章、泸定桥铁索、贺龙题写的“兴盛番族”锦幛、黄土岭战斗击毙阿部规秀的迫击炮、杨靖宇的印章、左权的转轮手枪、八路军军工部生产的“八一”式马步枪、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代表日军投降时呈缴的战刀、中国人民军队的第一辆坦克“功臣号”、北平(今北京)城门钥匙、黄继光的朝鲜金星奖章、王海驾驶的米格15战机、头门山海战英雄炮艇、U2飞机等
古近代文物“镇远”舰铁锚年代:近代,尺寸:长4.15米, 质地:铁“镇远”舰是清朝海军北洋舰队主力铁甲战列舰之一,锚重约4吨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从德国伏尔铿造船厂订购驶抵中国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镇远”舰被日军俘获,编入日本海军舰队,后来日本为炫耀战绩,将“镇远”舰铁锚陈列在东京上野公园
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被迫将铁锚归还中国
威远将军炮年代:清,尺寸:口径21厘米、炮长71厘米,质地:铜炮身后部刻有满、汉铭文:“大清康熙二十九年景山内御制威远将军总管监造御前一等侍卫海清监造官员外郎勒理笔怗式巴格匠役伊邦政李文德

”此炮杀伤面积大,在平定中国西北部葛尔丹叛乱和清军多次对敌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火铳年代:元,质地:铜元代的金属管形火器是中国乃至世界兵器史上的一大创造
此火铳结构合理,铸造精美,整个铳铸有加强箍六圈,铳口外沿及前膛部位铸三圈箍,药室上下铸两圈,尾銎铸一圈

药室呈球形隆起,尾銎中空不安木柄,以用手持
此铳为单兵使用,铳的前膛、药室、尾銎部位有铭文“射穿百札,声动九天”“龙飞天山”“至正辛卯”铭文
此铳是现存最古老的火铳之一,对研究古代兵器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

抗日战争时期平型关战役中缴获日军的三八式步枪文物等级:国家一级文物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武汉军区说明:该枪为日本造6.5毫米三八式步枪,系八路军在平型关战斗中缴获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辆坦克尺寸:长577厘米重量:18000公斤质地:钢铁文物等级:国家一级文物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坦克一校 周恩来、任弼时在延安使用的收音机年代:抗战初期,尺寸:长49厘米、宽31厘米、高24厘米,质地:金属、塑料这是一台美国马萨诸塞国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全波段收音机
抗战初期,周恩来、任弼时先后使用这台收音机听新闻

由于日伪军对边区实施封锁,中国人民军队通讯器材非常缺乏,为收听各方消息和新闻,任弼时将此收音机交给延安八路军总部电台人员使用
1959年,由通信兵部移交军事博物馆
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投降时呈交的战刀年代: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9日,尺寸:刀长90.6厘米,质地:钢、木、铜、蛇皮日本在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4日宣布投降,9月2日正式签字,9月9日,在南京举行受降仪式,冈村宁次将其战刀呈缴给中国受降代表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由何呈送蒋介石

冈村宁次,日本战犯,侵华日军中最著名的将领之一,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对中国人民犯下累累罪行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并在总统府缴获了这把战刀
刀柄及护手两侧各有日本皇花,为铜镀金

附装刀的木盒上刻有:“日本投降代表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大将呈缴自佩战刀一柄,谨呈委员长蒋,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中华民国卅四年九月九日于南京
”1959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械部兵器陈列室移交军事博物馆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