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龙书院简介五代时期,书院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场所开始出现
《大清一统志》记,北宋名相李昉曾在封龙山创设中溪书院和封龙书院,收徒讲学,开河北书院教育之先河
北宋,见诸记载的河北书院有三处,全在封龙山中

一座是封龙书院,在封龙山之阳山脚下,原为汉代李躬授业之所,五代李昉创为书院
原有讲堂、读书窑洞等
院内有两眼清泉,一曰蒙泉,水清而甜,是书院引水之源
一曰墨池,又称洗笔池,池水墨黑,相传为古人洗笔之处
另一座书院在龙首峰西,称西溪书院,“唐隐士姚敬栖遁之所”
宋代藏有九经,张著为山长,也曾在河北名著一时,后世渐废,其址大约在北龙池村
中溪书院在龙首峰下,《读文献通考》称为中峰书院
据载,也是李昉授业之所
北宋时“山长张爿叟诸人相继聚徒常百人”
是当时河北最大的书院
后世废,其址大约在修真观下
元代封龙书院空前发展,进入鼎盛期
蒙古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河北栾城籍著名数学家李冶(1192-1279年),结束了流亡生活,从山西东归,“买田封龙山下,学徒益众”
他潜心治学,诲人不倦
他在乡民及镇定路都元帅使史天泽、真定督学张德辉和著名学者元好问等人支持下,重修李昉讲堂,重振封龙书院
在这里,李冶进一步总结、研究中国古代天元术,发展创新,对他在山西撰著的《测圆海镜》一书进行补充修订,集中国天元术之大成,并加以弘扬普及,用通俗朴实的语言著成《益古演段》一书,讲授不辍
李冶主持书院期间,在石穴、医学、天文学、音律学、道学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可谓桃李满园,成果卓著
李冶所创立的天元术代数,方程搞到六次
不仅是中国古代独创的半符号代数的重大发展,而且比欧洲代数的产生至少早300年左右,在当时世界数学史上俱有尖端地位
他的两部天元术著作,奠定了他十三世纪世界数学史和中国自然科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直到现在,多中国封建儒学、程朱理学的弘扬发挥过重要作用的白鹿洞书院、茅山书院、石鼓书院、东林书院等古代书院均被举为中华文化胜地
而在中国科学史上有显赫位置的封龙书院,却名不见经典
这是一个遗憾和误区
继李冶之后,藁城籍学者安熙主持封龙书院,“其教人以敬为本,以经术为先,弟子来去,常至百人”
“四方来着,多所成就”
现书院旧址正在恢复
读书洞依旧,洞内有摆放油灯和书籍的壁窟,二洞有一小门相通,洞内有很厚的黑烟旧痕
洞口有道光年间元氏知县刊刻的《禁凿胜山石记》碑,洞前20米有明代藏圣像室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