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博物馆民国流离民国九年(1920年),丁文江、章鸿钊、翁文灏商请农商部为筹建地质图书馆发起募捐,黎元洪大总统捐款1000元,各界捐款共计39000元
民国十年(1921年),在北京兵马司胡同9号建成地质图书馆,用其余额8000元为陈列馆添建两间展室,增加陈列面积400平米
民国十一年(1922年)7月17日,新建成的图书馆和陈列馆举行开幕式,黎元洪大总统莅临讲话并参观了地质陈列馆

民国十六年(1927年),民国政府在南京建都,北京改称北平
北平逐渐失去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加之日寇入侵,华北危急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地质调查所迁往南京

地质陈列馆一万余件藏品随迁南京,在南京珠江路942号(现700号)新建的陈列馆中布置了12个陈列室,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初建成开放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逼近南京
地质调查所同其它机构一样,仓促撤退,限期三五天内搬完
陈列馆精选标本313箱,由高振西经水路押运至武汉,11月下旬又运到长沙,进行简单修整
次年7月,武汉告急,地质调查所只得从长沙再迁至重庆
陈列标本随同其他物品一起挤入四川地质调查所内
不久,地质调查所在重庆北碚盖好房子,陈列标本才搬到北碚所内安置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2月25日,中央地质调查所与中央研究院动植物所、气象所及工业试验所、农业试验所、西部科学院等共同发起筹建的自然科学博物馆正式开馆
其中,地质馆由中央地质调查所设计、提供标本,分矿物岩石、地层古生物、脊椎动物化石及土壤四部分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夏,中央地质调查所迁回南京珠江路旧址,任命侯德封为南京地质陈列馆馆长,主持陈列的恢复和重建
参与整理的有程裕淇、杨钟键、刘东生、王存义、蔡震中等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正式开放(只恢复了抗战前的80%)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