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博物馆修复工程

徐州博物馆修复工程徐州博物馆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展馆藏文物修复及字画装裱工作,八十年代末,设陶瓷专业修复人员,相继修复保护了北洞山楚王墓出土彩绘陶俑、狮子山兵马俑坑出土的“飞骑” 俑、驮蓝山汉墓出土的舞俑、后楼山西汉墓出土鎏金龙架玉枕、玉面罩、火山“刘和”墓出土的银缕玉衣,镶贴金箔玉枕等重要文物

1999年成立文物修复保护室,配备了专业文物修复保护设备,负责修复保护馆藏及考古出土文物

2000年以来,陆续从相关院校引进文物保护专业人员,开展系统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并配合考古发掘展开文物现场保护工作

完成了 “羊鬼山陪葬坑铜铁器保护修复”项目、淮安博物馆石刻保护项目、沛县博物馆彩绘陶器保护项目等

修复保护领先领域包括:组合玉器的修复与保护,修复保护狮子山楚王墓出土金缕玉衣、火山汉墓出土“刘和”银缕玉衣、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玉棺以及“食官监”等系列玉枕、系列玉面罩等;组合铁器的保与修复:修复楚王墓出土铁札甲、铁胄,金代铁胄、铠甲等;彩绘陶器的保护与修复:保护修复北洞山彩绘俑群、蔺家坝南朝彩绘俑群等

完成国家文物局“彩绘玉片保护研究”、江苏省文化厅“出土饱水彩绘陶器保护”两项科研课题

2008年,获得首批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设计乙级资质和可移动文物修复二级资质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