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馆藏精品馆藏精品青铜器 名称简介图片三羊铜罍商中期,通高27厘米,口径20厘米
1977年平谷刘家河出土
敛口,口沿外折,方唇,颈粗短,折肩,深腹,高圈足
见簋西周早期,通高16厘米,口径19.8厘米
首都博物馆征集
侈口,颈微束,鼓腹,两侧各置一半环形兽首耳,耳下有小钩珥,圈足有阶
口沿下两兽首耳间各置对称突起的兽耳,其两侧分别以兽首、两耳为轴的鼻、额组成四组兽面纹,圈足饰一周兽面纹
腹内底铸有铭文“见作宝尊”4字
人形足双耳洗汉,通高14.5厘米,口径27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此洗为深盆形,敞口,唇微卷,下腹收敛,腹两端各饰一兽首衔环,平底,腹下有三人形象
三人均圆目,大口,作直立状,双手叉腰,赤上身,仅下部着短裙,以头肩承负洗腹
腹部饰一组凸弦纹
洗为日常盥洗用具
戟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公元前10世纪中期),北京昌平白浮村出土
长21厘米,戟兼有戈之勾杀、矛之刺击两种功能,杀伤力大增
此戟前端并非矛形,它可能是戈、刀合体,应是无实用功能的仪仗器
班簋西周中期(公元前10世纪中期—公元前9世纪中期),高22.5厘米、径25.7厘米
班簋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一件蜚声中外的器物
此簋有4个兽首环耳,以内卷象鼻为足将簋身悬起,器腹内底铭文多达198字,记述了贵族"班"追随大贵族"毛公"东征的史实
三犀鼎战国早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376年),北京通州出土,高22.4厘米径23厘米
此鼎的高附耳、细长鼎足,均为燕国铜鼎的特征
鼎盖上的高浮雕写实装饰则是典型的燕国铜器装饰风格
陶瓷器 青釉辟邪西晋(265—317年),高12厘米,长16.5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辟邪昂首站立,长须,垂尾,背部有管状插口,腹部两侧刻划有翼
四肢劲健,肌肉丰满
釉层薄而透亮
辟邪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似狮而带翼
瓷辟邪最早出现于三国东吴时期
黄釉骑马男俑隋(581—618年),通高32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明器
男俑与马俑为分别模制后再捏合一体,男俑头戴幞头,身着右衽窄袖圆领长袍骑于马上,足蹬长靴,左手扶鞍桥,右手执物(已失)
马立于长方形扁平托板上,鞍鞯俱全,神态驯顺
通体施黄釉,釉面有细碎开片
青釉羽觞晋(265—420年),高5厘米,口径13.5厘米×10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敞口,弧腹,平底,两侧有耳
内外施青釉,外壁施釉不及底
底部露胎处呈火石红色
胎体呈灰色,釉面莹亮
羽觞又称“耳杯”,由杯耳而得名,常用于饮酒,也有的作为食器
佛造像 释迦牟尼佛像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铜镀金,高6.6厘米
这尊像为释迦牟尼佛成道相
台座束腰处刻有铭文:"周府欲报四恩,命工铸造佛像一样五千四十八尊,俱用黄金镀之,所以广陈供养,崇敬如来,吉祥如意者
洪武丙子四月吉日施
韦驮菩萨像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铜镀金,高120厘米
韦驮是佛教著名护法神
其地位原来很高,为四大天王的统率,后受明朝《封神演义》影响,变成四天王的部属
常供奉在佛寺天王殿影壁后,面朝北方,守护主殿释迦牟尼佛
这尊像躯体高大,头戴战盔,身着铠甲,足蹬高靴,右手托金刚杵,形象威武彪悍,整体铸造十分精细
增长天王像元(1271—1368年),铜,高45.5厘米
增长天王是佛教四大天王之一,主要掌管南瞻部洲
此像站姿,头戴战盔,身着甲胄,足登高靴,身披倒"U"字形帔帛,一副武士装束
头部高昂,面部双目圆鼓,上牙咬住下唇,下颏长髯垂胸,气势凛然
玉器 青玉宴饮图插屏清代(1644—1911年),直径21.6厘米
玉插屏是清代较为盛行的陈设品,琢制方法主要有阴线、浮雕,一般插于木座上
此件玉插屏屏心两面纹饰均采用多层浮雕技法琢刻,一面琢刻出长廊、芭蕉、树、桌、凳、人物;另一面琢刻出山水、垂柳、小船、人物,采用远山近景法,层次分明,技法精练,抛光较好
白玉童子诗文佩清代(1644—1911年),长6.3厘米宽4.8厘米
佩白玉质,细润光亮
一面琢刻人物,周边为花边形细框,刻画细腻;另一面无边框,琢刻诗文,内容为"青云连直上,指日近龙光"
佩上方有小孔,可系佩
青玉蕃莲纹香薰清代(1644—1911年),高8.3厘米口径14厘米
香薰为青玉质,青白色中夹有黑色小斑点,盖上镂雕蕃莲花纹,器身外满饰相互缠绕的蕃莲花,细圈形平底足内琢刻一朵盛开的蕃莲花,璧薄精巧,造型新奇,琢制纹饰细密剔透,呈玻璃光,是乾隆时期仿制痕都斯坦玉器中的佳品
金银器 藏文荷花金圆牌清代(1644—1911年),径7.7厘米厚0.7厘米,北京门头沟区西峰寺清墓出土
圆形,边缘宽厚,中心錾刻图案,呈半浮雕效果
一面为荷叶与盛开的荷花,荷叶满铺,盛开的荷花或正面,或侧面,间以茎杆穿插其间;构图饱满,疏密有致
运用范铸、錾刻等手法,图案造型准确生动,纹路刻划细腻顺畅,既具写实性又富装饰性
金盏、托明(1368―1644年),通高4.2厘米
京右安门外万贵墓出土径7.8厘米底径4.8厘米
北京右安门外万贵墓出土
盏与盏托同出一墓,盏恰可置于托上,为一套器具
嵌宝石桃形金杯明(1368―1644年),高4.4厘米长6.8厘米宽5.2厘米
北京永定门外南苑万通墓出土
杯体为剖开的半个桃子形,杯柄为桃枝与桃叶,杯中与柄部镶嵌红、蓝宝石
参考资料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