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北胡南钱”钱穆十分敬仰胡适

钱穆“北胡南钱”钱穆十分敬仰胡适,对诸子学的研究,有不少得益于胡适的启发

而胡适对钱氏也“尊重有加”

钱穆在北大史学系讲中国上古史(先秦史),有人问胡适关于先秦诸子事,胡适总是说可去问钱穆,不要再问他

北大学风自由,教师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常设疑问难,竞相争论

当时学术界讨论老子问题日趋热烈,胡适主张老子在孔子前,因孔子曾问学于老子;而钱穆、顾颉刚则主张老子在孔子后

三位先生在课堂外大家互相讨论学问,是朋友;在课堂中则把自己的学术主张灌输给学生,并且当众批评对方的观点

比如胡适对钱穆的《刘向歆父子年谱》的考据谨严,十分佩服,常常对学生们做义务的宣传;但是,在课堂上,他对钱穆等人的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论争,却也慷慨陈辞,奋力抨击

钱穆在讲课中,也随时联系批评胡适的一些论点,常说:“这一点胡先生又考证错了

”学生们或主胡说,或赞钱说,彼此争论不断

钱穆在北大讲授通史课,事实性强,不骋空论,有据有识,简要精到,并能深入浅出,就近取譬

如他比较中西文化,喻秦汉文化犹如此室的四周遍悬万盏明灯,打碎一盏,其余犹亮;罗马文化为一盏巨灯,熄灭了就一片黑暗

当时钱穆将通史课的教室设在北大梯形礼堂,面积是普通教室的三倍,“每一堂近三百人,坐立皆满,盛况空前”

课堂之大,听众之多,和那一排高似一排的座位,衬得下面讲台上穿着长衫的钱穆似乎更矮小了

但这位小个儿导师,却支配着全堂的神志

一口洪亮的无锡官话,震撼了在座的每一位学生的心

他自己也说过,他上课“几如登辩论场”

他对问题往往反覆引申,广征博引,使大家惊异于其渊博,更惊异于其记忆力之强

在北大,他与胡适都因以演讲的方式上课而驰名学校,成为北大最叫座的教授之一,在学生中即有“北胡南钱”之说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