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发展需求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结合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有必要制定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

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制定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规划,对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规划指导思想需考虑的方面:指导思想是制定规划的主线,也是灵魂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中央提出若干方面请大家考虑:第一,要坚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

第二,要坚持改革创新精神
第三,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
第四,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

第五,要坚持立足基本国情
规划过程需研究的重大问题: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给予明确的回答
第一,关于义务教育问题
对社会反映义务教育中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要找准症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党和政府非常赞同教育资金的多样化来源,在全社会崇文重教要利用全社会的资源,这项工作我们也可以列入规划
常说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他的收益回报社会最好是投资教育
教育公平指的是人人都有上学的机会
必须注意的是,要重视教育资源的公平,但不能把学校办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学校还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
对义务教育,我理解不单是个免费的问题,它从社会学、教育学上来讲,带有强制的含义,就是具有制度性
第二,关于农村教育问题
解决农村教育的问题,必须改善农村的教学条件,包括校舍、设备、远程教育
所有学校的建筑,都要建成最安全的,也就是让群众最放心、让家长最放心、让学生最安心的地方
第三,关于职业教育问题
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
要注意的是职业教育的规模、学科的设置,需要和社会需求相吻合
第四,关于高等教育问题
从长远看,不仅要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满足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多出拔尖人才、创新人才
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
要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建成若干国际大学
第五,关于教学改革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
在认知方法上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
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
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
要围绕加强素质教育、多出人才,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
文理科差别不要搞得太大,学理工的应该关心社会,提高人文素养;学文科的应该加强自然科学知识学习,提高科学素养
第六,关于探索适应各类学校的办学体制问题
每个学校如何办好,还是应该由学校负责、校长负责
要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教育事业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办
第七,关于教师的培养问题
教育规划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要采取有力措施吸引全社会最优秀的人才来当老师
第八,关于教育发展的保障问题
最后在教育投入上要强调政府的责任
要重视教育投入的绩效,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财政的钱要用好,惠及更多的学生和群众
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
发展教育事业,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宏伟蓝图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