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计算分类大型计算机中央计算模式最早出现的计算模式是大型计算机中央计算模式,它统治者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计算机诞生到八十年代个人计算机出现之前的年代
大型计算机由大型主机和多个与之相连的用户组成
大型计算机的计算资源、如CPU、内存、外存等,全部集中在大型主机端,用户终端没有任何计算资源,只负责接受用户数据输入和输出主机计算结果,计算能力由大型主机分时向众多用户终端提供

大型计算机中央计算模式具有安全性好、可靠性高、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能力强、系统维护和管理的费用较低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如硬件的初始投资额高、可移植性差、资源利用率低等
个人计算机分散计算模式上世纪八十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进步实现了计算机的微型化,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面世
PC使计算资源转移到了用户终端本地,实现了用户终端与计算资源在用户本地的合二为一

PC的面世使计算能由昂贵的大型计算机集中提供迅速走向了由众多分散而廉价的PC提供,满足了用户个性化计算需求,是计算机得到了广泛地普及
但同时PC分散的单机应用模式,不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不利于数据安全管理,不利于降低维护成本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和浏览器/服务器计算客户机/服务器计算定义一种体系结构,在该结构中,程序逻辑分布在客户机系统和服务器系统之间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是20世纪80年代的各种趋势形成的结果,它使用通过LAN连接到后端数据库服务器或应用程序服务器的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来装备台式计算机
设计这种模型是为了替换主机计算模型,在主机计算模型中所有的处理都是由一个集中式系统完成的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结构是一种基于信息的组合式结构,意在提高集中化的时间共享大型机计算
客户机被定义为一种服务请求器,服务器被定义为一种服务供应商
单个机器既可以作为客户机也可以作为服务器,这主要取决于软件配置及执行功能类型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依赖于分布应用程序,其前站(用户见到的部分)在工作站上运行,后端(完成大部分工作)在服务器上运行
例如,前端PC机请求后端服务器进行数据库搜索,服务器仅将搜索结果(而不是整个应用程序和数据集)送回给请求的PC机
与传统的文件服务器不同,客户机/服务器计算实际上是在服务器上运行应用程序,只把结果(不是原始数据)返给提出请求的PC机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