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脑复苏很多心脏停搏患者即使自主循环恢复以后脑功能也不能完全恢复,而约80%复苏成功的患者昏迷时间超过1小时
在入院患者中,神经功能转归良好率为本1%~18%,而其他或者死亡或者成为持续性植物状态
研究表明各种药物在脑复苏领域疗效甚微,而亚低温(32~35℃)对脑具有保护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对心脏停搏患者脑复苏的降温技术有多种,如体表降温的冰袋、冰毯、冰帽等,但降温速度缓慢
快速注入大量(30mL/kg)冷却(4℃)液体(如乳酸盐溶液),能显著降低核心温度,但易出现病人输注液体过量
最近出现一种血管内热交换装置,能快速降温和维持病人低温状态,还能准确控制温度
基于一些临床试验的结果,国际复苏学会提出:对于昏迷的成人院外VF性心脏骤停ROSC(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自主循环恢复)患者应该降温到32~34摄氏度,并维持12~24小时
对于任何心律失常所致的成人院内心脏骤停,或具有以下心律失常之一:无脉性点活动或心脏停搏所致的成人院外心脏骤停ROSC后昏迷患者,也要考虑人工低温
ROSC后第一个48小时期间,对于心脏骤停复苏后的自发性轻度亚低温(大于32摄氏度)的昏迷患者不要开始复温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