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涓子鬼遗方流传版本《刘涓子鬼遗方》传世后,先后曾有若干传抄本,其文字互有出入,而各为隋、唐时期多种医书所引用
《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均载录刘氏方论而未记其名;《千金翼方》载有《黄父相痈疽论》等医论医方,虽大都出于《鬼遗方》,但多无说明
惟有《外台秘要方》中所载,均记有“刘涓子”名
宋代《证类本草》所引记有“刘涓子”“鬼遗方”,但在《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书中,虽录《鬼遗方》而多未署书名
以上隋唐时所传的《刘涓子鬼遗方》均是十卷本,但大致到了五代、宋初,《鬼遗方》已多散佚,此后,遂只有各种五卷本《刘涓子鬼遗方》刊行于世
今所流行的清末徐乃昌《随庵徐氏丛书》中采辑的《刘涓子鬼遗方》五卷(影宋刻本),原属于南宋时所刊
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此影印
此外在《三三医书》《中国医学大成》及《丛书集成》中,都辑录了《刘涓子鬼遗方》一书
《刘涓子鬼遗方》在唐代流传之时,曾有人将其书名改为《刘涓子鬼遗论》,宋代林亿等人所见的版本即此本
唐末又有人将书名中的“鬼”字易为“神仙”二字,名之为《刘涓子神仙遗论》,后来这部书残卷的抄本、刊本又分别以《神仙遗论》或《刘涓子治痈疽神仙遗论》之名流传于世,清代陆心源《群书校补》所载的该书是我国现存唯一的残卷
而《神仙遗论》的内容,也曾被宋、明、清诸医家所引用
如宋代闻人耆年《备急灸法》、明代王肯堂《疡医准绳》以及清代顾世澄《疡医大全》中,所引“鬼遗方”内容实源于此书
两种传本均保留了原《刘涓子鬼遗方》的内容
此外《肘后备急方》《千金方》《外台秘要》《医心方》等医籍中均保留了不少不见于以上两书的《刘涓子鬼遗方》佚文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