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梯度仪发展历史重力梯度仪的研制可追溯到Eötvös(匈牙利人,1848~ 1919)的工作,他根据Cavendish(1731~1810)和其他早期的研究成果,于1880年建立了一台扭秤重力梯度仪,并用于地球表面扰动位二次导数部分分量的测量工作,重力梯度的单位就是采用这位先驱者的名字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宇宙飞行的需要给重力梯度仪带来了新的动力,提出了新的梯度测量原理并研制了相应的重力梯度传感器
1971年美国空军提出要制造精度为1E( )的重力梯度仪,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Hughes、Draper实验室和Bell Aerospace Textron的专家们分别研制出3种不同类型的精度为1E的重力梯度仪实验室样机:旋转重力梯度仪、液浮重力梯度仪和旋转加速度计重力梯度仪

80年代初Maryland大学研制出了精度为0.01 E的单轴超导重力梯度仪实验室样机
与此同时,许多研究机构,如美国Bendix field Engineering、斯坦福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学天文台(SAO)、Speer Defence Sys-tem、意大利Piano Spazionale Nazionale(PSN)和英国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都在研究超导重力梯度仪;80年代后期,俄罗斯专家研制出了精度为0.1E的旋转加速度计重力梯度仪实验室样机;80年代末,法国Office National d'tudes et de ReeherehesAerospatiales(ONERA)研制出精度为0.01 E的ESA重力梯度仪
到2002年的时候,Maryland已经研制出单轴超导重力梯度仪实验室样机并进行了试验,其精度提高到了 E/ Hz,而全张量超导重力梯度仪在室温的条件下也已经达到了达到 的灵敏度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