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件技术发展要求计算机技术发展至今,不断适应人类社会需要,促进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最初是主计算机(Mainframe),处理大量交易、运算,减轻操作负担,促进了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
这一模式下,一个巨大的中央处理器、集中处理的数据、集中化的功能用途、集中化的各个系统和网络管理-所有这些都服务于成百上千个“被动的”终端
但是所有用户都被束缚在中央信息系统部门,束缚了个人能力的发展
于是到八十年代,在继续发展高性能主机系统的同时,整个计算机产业致力于帮助社会提高个人的生产力
以Intel-Microsoft结构为代表的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大行其道,协助个人工作的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等软件不断涌现,功能齐全的办公套件(如Lotus SmartSuite、MS Office等)日益普及,个人工作环境大为改观,个人生产力显著提高
进入九十年代,人们发现,虽然个人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但是,办公室整体的生产力却没有同时提高
群体工作中的交流、合作占用越来越多的时间,明显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个人计算机是Personal 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人类行为最具 Personal 的领域:人与人的交流方面,却一直力不从心
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的功能已变得非常强大,而它们之间的交流渠道,依旧缓慢而艰难
那么计算机技术该何去何从呢?显然,要继续发展,要继续推动社会进步,就必须加强计算机之间的通讯、交流能力
我们认为,新一代计算机应称为IPC(InterPersonal Computer)-人与人之间的计算机
目前瞩目的网络计算机(Network Computer,NC),可以看作向这个方向迈出的可喜一步
计算机产业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最近一次Comdex计算机大会上,IBM总裁作了关于“网络:未来计算的核心”的演讲,Microsoft总裁的发言是“办公室的未来”,Novell总裁则介绍了关于“创建一个全球智能网络”的想法
从标题可以看到,计算机之间的交流-归根到底是帮助人与人进行交流,已变得多么炙手可热
当今社会需要计算机能够更好地交流,需要群件
近几年来,基于PC LAN的电子邮件系统快速增长;Lotus Notes迅速发展,甚至形成Notes产业
我们相信,群件的发展方兴未艾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