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词源应用地质学家爱德华·苏威斯于1875年最早使用生物圈这个词
它本来是一个地质学的词
它显示了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和马修· 方丹· 莫里的理论对地球科学的影响
1920年代生物圈这个词获得它的生态意义
1935年生态系统这个词被引入
弗拉基米尔·沃纳德斯基将生态学定义为研究生物圈的科学
生物圈这个概念今天集合了天文学、地质物理学、气象学、生物地理学、演化论、地质学、地质化学、水文学等多项科学,可以说它集合了所有与地球和生命有关的科学
概念提出生物圈的概念、要领是由奥地利地质学家休斯(E.Suess)在1875年首次提出的,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
它包括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至生物圈的要领,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下11000米处,其中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土壤圈和水圈
但绝大多数生物通常生存于地球陆地之上和海洋表面之下各约100 m厚的范围内,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足球大小,那么生物圈就比一张纸还要薄
组成部分生物圈主要由生命物质、生物生成性物质和生物惰性物质三部分组成
生命物质又称活质,是生物有机体的总和;生物生成性物质是由生命物质所组成的有机矿物质相互作用的生成物,如煤、石油、泥炭和土壤腐殖质等;生物惰性物质是指大气低层的气体、沉积岩、粘土矿物和水
存在条件由此可见,生物圈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的开放系统,是一个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自我调节系统
它的形成是生物界与水圈、大气圈及岩石圈(土圈)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物圈存在的基本条件是:第一、必须获得来自太阳的充足光能
因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而其基本来源是太阳能,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合成有机物而进入生物循环
第二、要存在可被生物利用的大量液态水
几乎所有的生物全都含有大量水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第三、生物圈内要有适宜生命活动的温度条件,在此温度变化范围内的物质存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变化
第四,提供生命物质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包括O2、CO2、N、C、K、Ca、Fe、S(氧气 、二氧化碳、氮、碳元素、钾元素、钙元素、铁元素、硫元素)等,它们是生命物质的组成或中介
总之,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地方均属生物圈
生物圈的要领是由奥地利地质学家休斯(E.Suess)在1875年首次提出的,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
生物的生命活动促进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并引起生物的生命活动发生变化
生物要从环境中取得必需的能量和物质,就得适应环境,环境发生了变化,又反过来推动生物的适应性,这种反作用促进了整个生物界持续不断的变化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