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设备处理和防范由于动力设备事故的后果比较严重,故须采取各种得力措施严加防范
一旦发生事故,要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认真地及时处理
1.动力设备事故的处理动力设备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停止运行,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现场,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上报主管部门
一般事故由事故发生单位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处理
重大事故要由主管厂长组织事故发生单位和动力、安技、保卫部门,并请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等参加,进行调查分析,在24小时内上报主管部门备案
对事故必须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
对隐瞒事故不报或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应加重处罚并追究领导责任
事故调查报告应说明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和扩大的原因,设备损坏的程度及人员伤亡情况;(2)事故发生和扩大的具体责任者;(3)事故造成的损失;(4)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5)对责任者处分的建议和决定
事故调查报告除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外,如事故影响到上一级供电系统的开关动作,要将报告抄报地区电业部门;锅炉及压力容器事故应按规定报告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所有触电、中毒伤亡事故,都必须报告上级领导(主管)部门
2.动力设备事故的防范搞好动力设备事故的防范,必须严格遵守各种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同时要开展反事故演习
反事故演习是对动力设备运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的一种方法,它对提高定期检查值班人员的应变能力,教会他们防止或处理事故和异常现象,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运用操作规程、熟悉动力设备的结构、杜绝错误操作和确保动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积极的意义
反事故演习的方法和步骤如下:(1)由运行人员会同有关人员提出发生事故的设想
(2)由主管工程师拟定反事故演习的题目和计划
一般可考虑选择本单位和其它单位发生过的事故和异常现象,设备的薄弱环节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等
(3)确定演习现场和时间a演习应尽可能在备用设备和管线上进行
并指定有经验的值班长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演习监护人,监视判断演习人员的动作是否正确、迅速,如发现演习人员违反演习制度,监护人应立即制止
(4)反事故演习开始前,应将设备及系统运行情况告诉演习人员
演习人员进入岗位后,演习负责人应按照计划规定的顺序,将演习开始情况和“事故”发生、发展情况依次告知演习人员,由演习人员报出所应采取的动作名称,并模拟动作的操作方法,但禁止演习人员触动操作机构
(5)演习结束后,先由演习人员进行自我评议,再由负责运行的工程师或动力科(处)长进行评定和总结
运行工程师要将整个过程及评语记入安全活动记录簿,并作为对运行人员的考核依据
(三)动力设备的预防性检查为了确保动力设备及管线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监督和掌握其技术状态,并逐步实现以设备状态为基础的维修方式
掌握动力设备及管线系统技术状态的主要方法是巡回检查和预防性试验
1.动力设备及管线的巡回检查巡回检查包括做好动力设备及管线系统的巡回检查、日常点检、定期检查,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健全运行、维修和故障情况记录与统计分析工作j以便及时掌握动力设备的技术状况
日常点检和定期检查的具体内容和部位不宜过多,应根据具体设备而定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处理和排除
开展点检工作既能做好动力设备的巡回检查,又能了解设备缺陷的真实情况,为开展设备项修或大修提供可靠的依据
同时,点检记录也反映了检修工作量、检修时间,可鼓励操作人员参加检修和排除故障的积极性,为确保设备状态完好打下基础
2.动力设备的预防性试验预防性试验包括做好动力设备的预防性试验,预防性维修和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期试验、检查工作,以便掌握它们的技术状态,及时消除故障,保证动力设备安全经济地正常运行
对热力和动能发生设备,要按规定时间进行耐压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并定期检验有关的仪表仪器
对锅炉设备,要定期检查本体内外是否有磨损、腐蚀、裂纹、鼓包、变形、渗漏等现象,炉墙是否有损坏,拉撑是否有断裂等
对变电所的操作防护用品,如绝缘棒、绝缘手套、绝缘靴、验电笔、接地棒等,要定期(每半年或一年)试验绝缘性能,避雷器、接地电阻要定期测定,继电保护装置和安全指示装置要进行定期试验等
对重点、关键的动力设备,要严格实行重点维护保养、监察预防试验制度,严禁超负荷运行、超规范使用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