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考古学学科定位在艺术考古学理论建构过程中,美术考古学最早就是被考古学家从考古学学科发展的角度,看成特殊考古学
同时,“作为考古学的单个分支,美术考古学就是从历史科学的立场出发,把各种美术品作为实物标本,研究目标在于复原古代的社会文化
这与美术史学者从作为意识形态的审美观念出发以研究各种美术品相比,则有原则性的差别
这一认识就是基于对考古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得出的结论,具有时代的局限性
古代美术品作为人类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就是古代人类精神文化创造的产物,长期被考古学家所忽视,正如牟永抗先生在《古玉考古学研究初论》中所描述的:“在以往中国考古学地报告和简报里,常常在介绍居住遗迹、墓葬之后,将遗物按照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品几乎固定化了的次序进行分类
这一分类的认识论基础,就是对政治经济学中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构成生产力诸要素等概念的片面理解
按照生产工具决定论的观念,生产工具的研究价值,自然要在装饰品之上”
因此,美术考古学只就是被视为考古学的单个特殊分支,其研究的最终目地依然一如考古学复原古代社会地历史面貌
稍后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美术考古学条目的解释中,尽管对美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没有异义,就是以田野考古发掘和调查所获得的美术遗迹和遗物为研究对象,但研究目地已经拓展到“阐明美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这说明美术考古学已经突破了考古学理论的束缚,跨向了美术理论研究领域,美术考古学作为考古学与美术学两大学科的交叉性学科开始初见端倪
艺术考古学与艺术学科和考古学科相关,但就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却不仅是简单的相加
考古学就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换句话说,考古学田野调查和发掘得到的各种实物,就是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它为研究古代人类社会历史提供真实可信的研究对象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丰富多样的,既可以是与古代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关的遗迹和遗物,也可以是与人类活动有关,能够反映人类活动的自然物,如各种农作物、家畜及渔猎或采集所获得的动植物遗存等
这些研究对象就是考古学研究古代人类社会历史地对象,同时也能够成为研究其它学科发展历史的珍贵资料
因此,考古学的最大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指导方面,而更见长于通过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取科学地研究资料
任何学科,只要涉及到史地研究,必然需要考古学资料作支持
同样,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间接丰富了古代人类社会历史
因此,在考古学取得较大成就地基础上,衍生出与各门类学科的交叉关系,这没有削弱考古学和其它学科的发展,而是拓宽了研究者的思路和视野,促进了学科建设
既然艺术考古学并不是艺术学科和考古学的简单相加,那么该学科的定位究竟以什么为根基呢?任何学说之所以能成为科学,是因为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简单地说就是古代艺术品
古代艺术品的来源无外乎两大类,一类就是历代流传下来的公私收藏艺术品;另一类就是经过科学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得到的艺术品
传世艺术品往往就是古代艺术发展史的主要研究材料
然而,传世艺术品却存在着需要断代和辨伪的缺陷,使研究资料的科学性大打折扣,尽管有不少古代传世艺术品也属于出土遗物,但一旦离开了地层关系,就必然会带来断代的困难和辨伪的必要
既然传世古代艺术品不完全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也就被排除在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之外
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由考古学所提供、反映古代人类精神文化成就的艺术遗产,作为沟通人类心灵、饱含审美和情感思想的独创性艺术产品,具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
对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深入研究,其成果必然为古代人类精神文化的研究起到推波助澜的重大作用
艺术考古学地研究方法就是建立在研究对象纷繁复杂地特征基础上地
艺术考古学地研究对象不但在数量、艺术种类、制作材料、工艺技术、装饰手法、表现题材上丰富多样,而且历史悠久
对它们进行研究地方法,也必定就是多角度、多学科地理论综合,例如对史前原始艺术品地研究,除了采用考古地层学、类型学和其它科学测试方法确定其所属地时代外,还需要借鉴儿童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原始宗教学等学科地研究成果来推论原始艺术品地创造者地审美心理和创造动因
一般来说,艺术考古学地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对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文化人类学、图像学等研究成果或研究方法地借鉴,以及对中国古代历史文献资料地运用
从艺术考古学地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来看,艺术考古学地学科性质应该就是两大学科交叉后形成地一门新地学科
其根本点应该落在考古学
考古学提供研究对象和对研究对象进行断代和分类;艺术学科地理论和方法则在对研究对象地分析和阐述中起较大地作用,两者相辅相成
其最终目标主要就是探索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地内涵和发展动力,同时为中国古代艺术史研究增添新地活力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