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学五四新文学五四新文学把提倡白话文作为自己最重要的成就,胡适一直认为:新文学白话文运动是从他开始提倡的,即使白话文古已有之,欧化的白话文却是从他们开始的,他们当然不希望在自己之前已经存在了一个“欧化白话文”
他们听到新文学所用的语言和《马太福音》相似,“觉得很可笑”,正是出于这样的心态
即使他们不得不正视在五四之前的晚清已经存在一个“白话文运动”,他们却坚持认为:晚清白话文运动的作者是先用文言想好了,再写成白话
当时的白话只是给老百姓看的,读书人还是用文言
他们说的这种状况在晚清当然存在,但是用它来全面概括晚清的白话文运动,不免是以偏概全,贬低了晚清白话文运动的成就
新文学家不愿充分肯定晚清白话文运动的成就,不愿说五四白话文运动是晚清白话文运动的继续发展,其原因就在于充分肯定晚清的白话文运动,就会影响到对五四白话文运动的评价,影响到他们“一切从我开始”的自我感觉,影响到他们的“现代性”态度和对他们成就的评价
同样如此,他们回避近代西方传教士的“欧化白话文”的存在,不愿去验证追问探究,像林语堂等人也从不提起,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出于这些原因
新文学家回避近代欧化白话文的存在,基督教历史学家虽然肯定欧化白话文是新文学的前驱,但是他们对当时的大学中文系影响不大,基本上没有发言权
后来的文学史家基本上是按照五四新文学家的叙述来撰写现代文学史,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