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学群落生态学

海洋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研究在一定生境内栖息的多种海洋动植物的组合特点,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群落中的每个种都是其中的成员,各成员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数量关系,并存在着密切的生物学联系

群落是一个生态单元,能量在群落中消耗,物质在群落内循环

群落生态研究在底栖生物方面进行较多,特别是在海岸带和浅海底栖生物方面

包括平底生物群落、热带海域的珊瑚礁生物群落和红树林生物群落

浮游生物和游泳生物由于种类组合不稳定,群落生态研究做得较少

海洋生物群落生态学的创始人C.G.J.彼得松在1913年,将丹麦斯卡格拉克海域的底栖生物划分为 8个群落,并以优势种和特征种的种名给群落命名

彼得松的工作影响很大,直到20世纪50年代,多数底栖生物学家仍然依据他用优势种区分海洋生物群落的方法广泛地研究生物群落

在北方寒温带和暖温带海域,包括邻近中国的黄海在内,群落中有些种的数量很大,优势十分明显

但在热带海域,生物群落组成较为复杂,其多样性高,优势种不明显,难以用优势种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60年代以来,多用数学方法计算各成对样品之间的相似度,再以聚类分析组合站组或种组,划分出生物群落

亦可计算样品中种的多样度(或分异度)、种的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度等,作为群落结构研究的参数,按照这些参数可以比较不同的群落

70、8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大大简化、方便了数学研究法

用数学方法研究生物群落,已得到多数科学家的支持

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是把群落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进行研究

主要是分析系统的组成及其内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规律,分析、预测主要成员的数量变动与环境因子变量参数及其相互关系,提出数学模式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