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国立大学对华合作

莫斯科国立大学对华合作2014年5月20日,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共同见证下,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与俄罗斯教育科学部第一副部长特列季亚克在上海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部关于北京理工大学与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合作举办“中俄大学”的谅解备忘录》

该备忘录规定,双方将支持中国北京理工大学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在中国深圳市合作举办“中俄大学”,并依据各自法律规定,为其提供政策指导

 长春高新区中俄科技园与莫斯科大学共建中俄生物技术与工程中心签约仪式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举行

中俄生物技术与工程中心的建立,将充分利用俄罗斯在生物医学方面的研发优势,进一步推进长春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对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我省和长春市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对俄合作搭建了一个科技支撑平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莫斯科大学生物系主任基尔比奇尼科夫会见了长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纪工委书记杨俊良率领的长春科技代表团一行,并就共建中俄生物技术与工程中心进行了深入交流

双方在微生物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生物化学、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合作展开深入探讨,在第四代益生菌、抗血酸生物制剂等方面的合作,以及在长春高新区实现产业化达成了共识

长春中俄科技园是长春高新区内的一个特色园区,主要功能是引进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高端人才和高新技术,改进提升高新区内企业的技术工艺,转化、产业化国内国际高新技术成果,建设中外合资企业、孵化新企业

长春中俄科技园被授予了“国家级国际引智示范基地”、“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多项称号

已经成为吉林省、长春市对外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基地”

莫斯科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又名:中国留俄学生总会莫斯科大学学生会,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教育处,是在中国驻俄使馆教育处直接领导下,莫斯科大学校方支持下,以在莫斯科大学的中国学生、学者为主体的自发的群众性组织,成立于五十年代的前苏联时期

中国著名法学泰斗、中国政法大学前校长、终身教授江平曾担任苏联时代莫斯科大学中国学联主席

学联承认《全国学生联合会总章程》、《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章程》及《中国留俄学生总会章程》

莫斯科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是以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为主要团结对象的学生群众组织,以服务莫斯科大学中国学子,加强莫斯科大学学生社团工作为宗旨,为更好体现大使馆教育处和莫斯科大学对莫斯科大学中国学子的关心而建立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教育处(领导)、莫斯科大学、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办公室、中国留俄学生总会组织部,宣传部,秘书部,文艺部,新生部,社团部,体育部,后勤部,学习部,外联部,活动策划部,创业部,学术研究会

2015年3月19日:家国情怀 深入人心,海外人士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2015年4月29日:田七莫大礼堂悬空书法 克欣诺娜献唱《爱在莫斯科》

 2016年7月,作为中俄人文交流机制的配套活动,莫斯科国立大学与北京大学签署《关于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综合性大学联盟的共同宣言》

2017年9月,“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在深圳正式成立,40所中方高校和20所俄方高校加入

在联盟的大力推动下,中俄两国综合性大学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增进了中俄两国青年学生间的友谊与合作

 2017年7月5日:感受温暖 开创未来(侨界关注)

 当地时间2018年7月21日,俄罗斯莫斯科,俄罗斯内务部莫斯科大学在红场举行毕业典礼

 2020年6月29日,中俄数学中心成立,其建设由莫斯科大学和北京大学牵头,依托数学“双一流”建设联盟,联合中国相关单位和圣彼得堡大学等俄方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中心建设

 2020年11月25日,莫斯科国立大学和北京大学签署中俄数学中心联合培养协议,进一步深化合作,拓展中俄两国在数学科学领域的交流,推动博士生、硕士生、高年级本科生的联合培养,汇集国际一流的数学领域专家学者,培养富有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数学顶尖人才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