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大学声誉概况

芝加哥大学声誉概况截止2015年,芝加哥大学建校125年,全职教师2205人,芝加哥大学教师和学生比例保持在1:6以内

与大多数美国大学相比,芝大是一所年轻和中等规模的教育研究机构,然而芝加哥大学从建校起便对世界学术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而在世界范围内享有了声誉

 截止至2020年10月,芝加哥大学校先后有100位校友、教师和科研人员曾获得诺贝尔奖(其中现任教师中有6位诺贝尔奖得主),10名曾获得世界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4名曾获得世界计算机科学最高奖图灵奖

 另有60位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和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以及100多位在全美各大学担任校长或教务长的校友,200多人获得古根海姆奖、30多人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20多人获得过普利策奖等

该校诞生了芝加哥经济学派等众多知名的芝加哥学派,创立了法律经济学,是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世界级学术重镇;    而从曼哈顿计划起大批科学家汇集于此,在“原子能之父”恩利克·费米等人的领导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台核反应堆(芝加哥一号堆),开启了人类原子能时代,并创办了美国第一所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和著名的费米实验室,奠定了芝大在自然科学界的重要地位

       芝加哥大学在众多学科领域均创立了著名的“芝加哥学派”,其中包括著名的芝加哥经济学派、芝加哥社会学派、芝加哥建筑学派、芝加哥气象学派、芝加哥文学和电影批判学派以及芝加哥数学分析学派等等;芝加哥大学也是行为主义政治学和法律经济学的诞生地和摇篮

自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以来,截止2019年,全球共有84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中共有33名经济学奖获奖者是芝大校友或教研人员、占总人数约40%

  而1982年该校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教授MBA课程的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荣获诺贝尔经济奖,成为全球高校商学院教授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此外,该校在自然科学界的学术贡献同样值得称道

1907年,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第一任系主任阿尔伯特·迈克耳孙(Albert A. Michelson)因首先进行光速的测量并发展了同位素年代测定法而成为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909年,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Robert A. Millikan)教授在学校的瑞尔森物理实验室(Ryerson Physical Laboratory)进行油滴实验,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通过该实验,计算出电子电荷,并为量子力学理论铺平了道路

 曼哈顿计划期间,以物理学家恩利克·费米(Enrico Fermi)为首的小组在芝加哥大学建起人类第一台核反应堆(芝加哥一号堆,Chicago Pile-1),成功开启了人类原子能时代

2022年9月23日,芝加哥大学汉内斯·伯宁(Hannes Bernien)荣获“ 2023年物理学新视野奖”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