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原则坚持中国特色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继承而不守旧、借鉴而不照搬,扎根中国大地,探索中国特色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路径
坚持面向未来
加强对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研判,瞄准未来10—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培养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未来技术的发展,需要超越现实;未来技术的实现路径,需要持续探索;未来技术的进步,需要不断推进
要勇塑前瞻性思维、勇舍趋于成熟的技术、勇趟技术发展深水区、勇闯技术进步无人区
坚持交叉融合
主动打破传统专业学科壁垒,推动专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工文渗透、医工融合等,鼓励各高校依据学科优势特色,聚焦一个或多个未来技术领域,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学科体系,促进基础、应用等学科复合,主动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主动引导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坚持科教结合
强化科研育人功能,探索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有效模式
引导高校将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及时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推动科研基地和资源更大范围开放共享,为学生接触学科前沿、开展科研实践创造条件
坚持学生中心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深入思考问题、大胆提出设想,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强化思维方式训练,培养学生数理融通能力,为未来技术的创新研究打下深厚的理论功底
将创新思维训练融入课程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开展原创性实践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营造创新无边界、思维无界限的人才培养生态
坚持开放创新
立足长远,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体现开放的思维,展示包容的气度,开展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探索
在开放中实现中外交流、汇聚各方资源、跨越院系鸿沟、促进交叉融合,在包容中推进探索、支持实践、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持续超越分歧、扩大共同利益、有效应对挑战、不断创造未来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