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历史沿革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历史沿革历史学系前身可溯至1899年秋京师大学堂设立的史学堂, 是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史学教育科系

1900年夏京师大学堂遭八国联军毁坏

1902年末,中国政府在恢复京师大学堂的章程中,规划设立史学目,1903年改设中国史学门和万国史学门

次年夏,京师大学堂开始进行预备科和师范馆的史学教育

1910年3月,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相当于四年制本科)的中国史学门开始招生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1912年5月改为国立北京大学

新文化运动中,北京大学的史学教育多方吸取近代世界新的科学理论、方法和知识,力求使学生获得广博的基础知识,打下厚实的学术功底,练就精深的专业能力

五四运动后,1919年8月,校评议会依新制将中国史学门改称史学系

1937年7月,北京大学史学系的建设被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所打断

部分师生随校内迁,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的相关科系合组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历史社会学系

抗战胜利后,北大史学系1946年随校北上复原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北京大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时,由于清华大学历史系和燕京大学历史系一部分骨干教师的汇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师资阵容进一步壮大,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益发突出

随着形势的发展,考古专业1983年从历史学系分出,独立成系

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历史学系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具有历史目光和渊博知识的人才,在各条战线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历史学系毕业的学生中,成长出一批批著名学者、革命者、爱国志士和社会贤达

在历史学系的教师行列里,涌现过李大钊、朱希祖、马叙伦、马衡、陈寅恪、陈翰笙、傅斯年、李济、董作宾、孟森、钱穆、陈垣、陈受颐、顾颉刚、冯家升、张星烺、刘崇鋐、毛子水、姚从吾、郑天挺、翦伯赞、张政烺、向达、邓广铭、周一良、齐思和、杨人楩、邵循正、苏秉琦等杰出的史学家

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承前启后,代代相传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