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学情况本学科的优势特色总体可概括为“人文为本,多元并存,交叉发展”
(一)夯实外语基础,精通专业语言通过本土教学、国际交流、调整课程设置与教研模式来促进人才培养,使学生成为以外语为基础,学有专长,博古通今的“通才”型人才;挖掘自身特色的同时与国际全面接轨
外语专业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跨文化知识和广泛交际能力;能够胜任多个研究领域和世界问题研究等领域的要求,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经过严格的训练,学生应具有充分的潜能成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高素质人才,推动自己的领域进入本行业或者本学科的前沿
(二)学东西之文,融中外之学充分利用北大多学科的资源优势,将外语专业的本科生置于这个大环境下培养;加强专业主干基础课,增加专题课和选修课,鼓励学生修读全校高水平的通选课;根据各语种专业的不同情况和学生的兴趣并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审批学生修读双学位或辅修专业;造就新一代有着良好人文素养、富于创造精神和具有多学科知识基础的外语专业人才
(三)冲破专业藩篱,打通学科通道,实现交叉培养打通本学科内部教学课程壁垒,在夯实的语言文学传统优势研究基础上,拓展到历史、政治、经济、哲学、宗教、教育等诸多领域,积极推动与中文、历史、考古、哲学以及国际关系等相关兄弟院系之间的学科合作与共建,实现“通识”培养模式
同时进一步打破学科内教研界限,完善教研模式
采取“外国语言文学相关方向+专业方向”的形式,打破语言基础与专业知识和方法之间的藩篱,为研究生加强“区域与国别研究”交叉学科培养人才做基础准备
借鉴较为成熟的“外国语言和外国历史”专业的培养经验,依托人文学部,在现有基础上探索多个跨学科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已经设立有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外国考古方向,未来还可以设置外国语言与外国社会、外国语言与外国经济、外国语言与外国文明、外国语言与国际法律等一系列相关课程,为培养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积蓄力量
学院在21个语种专业招收本科生,包括英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阿拉伯语、蒙古语、朝鲜语、越南语、泰国语、缅甸语、印尼语、菲律宾语、印地语、梵巴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伯来语、意大利语,与元培学院、历史系共建有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
与元培学院、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开设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外国考古方向
学院是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1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包括英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言文学、日本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别和区域研究
以上1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均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另外,学院的世界文学专业可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学院设有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
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每年都有数位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进行研究
7个专业入选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日语、阿拉伯语、印地语;1个专业入选2019年度北京市(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西班牙语
12个专业入选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朝鲜语、波斯语、蒙古语、越南语、泰语、菲律宾语、缅甸语、印尼语、乌尔都语、梵巴语;1个专业入选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希伯来语
1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课程:英语精读
学院根据北京大学作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总体培养目标,确定学院的办学目标
培养本科学生具备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能够较熟练地运用第二外语,掌握专业外语对象国(或地区)的文学、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胜任外交、国际文化交流、涉外企业管理、新闻、出版、外语教学和外国问题研究等领域的要求,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经过严格的训练,学生应具有充分的潜能成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高素质人才,推动自己的领域进入本行业或者本学科的前沿
充分挖掘研究生的学术潜质,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具有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通过丰富细致的原文文献和经典文献阅读,系统掌握坚实、宽广的外国语言文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能够依据所学理论分析和研究外国文学、语言学、文化现象、中外文化交流等领域的相关文本、现象与问题
通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术表达方式
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外语技能阅读本专业文献
通过文献阅读、境外学习经历、学术交流等活动充分掌握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与动态
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和多种形式的学术锻炼活动,强化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倡导研究生利用各种学术资源,开展海外田野调查、实地考察、国内外图书馆收集资料等活动,丰富学术训练途径,提升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获得能力
鼓励研究生跨学科选修课程,建立多学科的学术视野,具备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视角开展论文写作的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学院形成了人才培养的一整套思路,主要内容是: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出发,充分利用北大多学科的资源优势,将外语专业的本科生置于这个大环境下培养;加强专业主干基础课,增加专题课和选修课,鼓励学生修读全校高水平的通选课;为造就新一代有着良好人文素养、富于创造精神和具有多学科知识基础的外语专业人才而努力
学院为学生开设了大量的课程,目前本科在用课程(含公共语言类课程)1014门,其中专业课程927门
以2021-2022学年为例,开设课程如下:专业外语课程422门,其中专业必修课139门,限选课150门,专业选修课155门,全校通选课4门,全校公共选修课(含公共语言课)80门
2019年本科研究性课程24项
2021-2022学年,开设研究生课程306门
2004年,我院日语“《高年级日语精读》(1-3) ”一项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年,“大学英语” 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8年,“普通语言学教学实践”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北京大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跨专业课程建设”“外语专业国际体验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两项成果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外语专业国际体验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中东研究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外语专业国际体验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21年,“国别和区域研究复合型人才分层分类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项目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大学英语专题化、模块化、多样化课程体系建设”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我院开设有学校认定的核心课程40门,包括英语精读、英汉翻译、汉英翻译、英语写作、普通语言学、英国文学史与选读、美国文学史与选读;基础俄语、俄罗斯文学史、俄罗斯国情;德语精读、德语国家文学史与选读;法语精读、法国文学史和文学选读;西班牙语精读、西班牙语文学史和文学选读、拉丁美洲文学史和文化选读;葡萄牙语、葡萄牙历史和文化、巴西历史和文化;基础阿拉伯语、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基础日本语、日本文学史、日语概论;基础韩国(朝鲜)语;基础波斯语;菲律宾语、菲律宾概况;印尼语;印地语;缅甸语;基础蒙古语;泰语教程;基础乌尔都语;希伯来语;基础越南语;基础梵语、梵语经典选读、巴利语、意大利语、意大利社会文化导论、意大利语视听说等
我院具有开设全校性通选课的丰富资源,已经开设的通选课有30多门,包括东方宗教概论;东方文学史;东方文化;古代近东文明;古代东方科技文明;圣经概述和导读;中西文化比较;西方学术精华概论;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西方文化介绍;电影中的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印度宗教;中日文化交流史;日本文化艺术专题;阿拉伯文学、文化与世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伊斯兰艺术与美学;美国研究入门;清末民初的中国人文地理;传记文学:近代人物研究;俄罗斯艺术史;多元共生的奇观:巴西文化;澳大利亚社会与文化;莎士比亚戏剧名篇赏析;西方语言、文学、文化基础概要;英汉对比研究;英译汉;高级英语阅读;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 美国英语语音;高级英语听力技巧;应用性与创造性英语写作;二十世纪欧美诗歌导读;英美诗歌名篇选读
学院英语系大学英语教研室负责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英语教学,每学期为约6000名本科生提供教学服务,每班约35人,共开出约170个教学班,是北京大学规模最大的基础课之一
学院语言中心负责全校非外院专业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和本硕博的其他语种教学,每学期为35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教学服务,每班约30人,共开出约90个班,开设课程包括:研究生一外英语、研究生一外法语、研究生一外德语、研究生一外俄语和研究生一外日语等公共必修课,同时开设公共阿拉伯语、公共希伯来语、公共土耳其语、公共西班牙语、公共葡萄牙语、公共韩国语、公共缅甸语、公共越南语、公共波斯语、公共孟加拉语、公共菲律宾语、公共库尔德语、公共斯瓦希里语、公共伊博语、公共意大利语、公共泰语、公共柬埔寨语、公共乌兹别克语、公共印尼语、公共荷兰语、公共普什图语、公共梵巴语和公共古典藏等公共选修课
我院的外籍专家开设了很多具有特色的课程
其中,《英语戏剧实践课程》最为经典
该课程将戏剧教育与英语教育结合起来,为大学人文教育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在大陆数所重点高校和香港、台湾地区的重要大学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该课由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文化讲席项目聘任的专业教授Joseph Graves Burnett执教,该课起始于2002年,学院常年邀请Joseph Graves Burnett授课,同时每年邀请数位美国专业的导演、灯光设计师、服装设计师、舞台设计师短期来校与他联合执教,使北京大学的学生戏剧演出具有专业水准
课程开始时只限于英语系学生选修,现已向全校开放,甚至已经吸引了北京高校的学生参加
该课程的演出既在北大百年纪念大讲堂等校内剧场,也在北京人艺小剧场等专业剧场演出,该课程至今已经公演了无数国内外著名剧作,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
2016年春季学期,Joseph Graves Burnett在他的《戏剧实践课程》中指导学生排演了莎士比亚的《暴风雨》,2016年6月该剧走出校门演出之后获得各界好评、2016年9月 Joseph Graves Burnett 带着他的《暴风雨》团队参加2016年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这是国内戏剧界对Joe和他所执教的《戏剧实践课程》、以及他倾力培养的北京大学学生戏剧成绩的一种认可
《国际人才交流》2016年第8期采访并刊登了“一个人的莎士比亚”的采访报道
2013年秋季 David Walker教授(来自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历史学教授、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澳大利亚社会学院院士)邀请Joseph Graves Burnett与他合作,首次在北京大学开设了《澳大利亚戏剧表演》课程,课程以澳大利亚著名剧作家路易斯·诺拉(Louis Nowra)的名作《坚果剧团》(Così)为教材,分别于2014年初、2015年初在蓬蒿剧场成功演出共计二十多场,澳大利亚驻华大使Frances Adamson孙芳安女士也亲自到场观看并给予高度评价
这是我院继英美戏剧之后在中国高校首次开设澳大利亚戏剧表演课程和首次由中国大学生演出澳大利亚戏剧,在中澳文学艺术的教学与交流历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
除了在校修课之外,学院也重视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国际化体验
培养过程中的国际化体验指学生在校期间,在专业语言对象国家学习、生活一段时间,既提高语言水平,同时也获得对该国家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具体认识
学生在国外大学的学习纳入培养方案,教师指导选课,要求学生参加考试,成绩和学分按规定实行转换
形式包括国家公派、校际交流、暑期课程和个人联系等
学院从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和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学者的高度,极为重视教育培养过程的国际化程度
创造多种条件,鼓励学生在学期间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在国外的学术体验
2020-2021学年本科生赴国(境)外学习情况:共有56名本科生、18位研究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国际交流,其中线下交换54人,参加国际交流远程网课20人
根据北京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具体情况,以培养高水平卓越人才为目标, 以“点面结合,公专并举”的方式,在广泛开展多语种教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专业拔尖人才试行专门外语强化培养,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同时具有过硬外语水平的国际化人才
2019年5月成立“多语种国际化卓越外语人才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项目”(简称卓越外语人才项目),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专业首次招生共录取37人;2020年开设德语、日语专业,2021年增加了法语专业,六个专业目前在读学生43人
英语系从2003年起与美国Davidson College开始本科教学的交流活动,选派到该校学习的学生一边学习英文课程,一边承担中文课程的教学,在得到学术熏陶的同时也增长了实际工作的才干,毕业后都进入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法语系按照我校与法国巴黎政治学院、瑞士洛桑大学的校际交流合作协议,每年均有8名左右本科三年级学生参加交换项目
国家留学基金委2006年派人去国外考察和调研,对我院在古巴留学的10名学生(其中本科生9人)的表现很满意,对他们的西班牙语水平大加赞扬
日语系除了选送优秀学生出国学习以外,还从1992年开始坚持邀请日本文教大学的学生来本系在一年级进行为期两周的教学实习
课上由日方学生上课,课下与我们的学生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日语水平,也进行了文化交流,效果极佳,受到了中日学生的欢迎
双方已两次在我校举办以研讨教学法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
从2002年开始,东语系菲律宾语、缅甸语、乌尔都语、泰语、越南语和波斯语等专业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到语言对象国最好的大学访问学习,确定一套适合学生能力的课程计划
除了课堂教学,还安排丰富的考察活动,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接触和了解对象国的社会和文化
学院有一套严格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
英语系已实行新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度,取消固定的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身份,拥有博士学位的正式教师都可以指导博士研究生
学院的其他系已将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资格扩大至副教授
英语系王逢鑫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刘扬的博士论文《双语WordNet语义知识库的构造理论与工程实践》、东语系王邦维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陈明的博士论文《印度梵文医典〈医理精华〉研究》、英语系申丹教授指导的博士生段枫的博士论文《历史话语的挑战者——库切四部开放性和对话性的小说研究》被评选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学院重视语言工具的掌握,开设了大量的语言课程;同时也开设了大量具有较高研究含量的思想文化类课程,以培养学生用外语思考问题的综合能力
为了保证课程的质量,学院对教材建设很重视,2012-2021年在学校一级教材建设立项共45项,建设电子化教材9项
学院努力争取更多的经费投入,编写和出版数量更多、质量更好、影响更大的教材
2004年以来,全院编写和出版了100多种教材
《俄罗斯文学史》、《语言学教程(修订版)》、《当代语用学》和《法语教程I,II》等4种教材被评为2004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大学英语教程(1-6 册)》、《西方文学概观》、《泰语教程(1-4册)》、《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越南语教程(4册)》、《新编英语专业口语教程1-4册》、《综合日语 1-4册》和《中韩翻译教程》共8种教材被评为2006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英语综合教程》、《美国诗歌选读》、《德国文学长篇小说》、《圣经文学阐释教程》、《西方叙事学教程》、《网络英语论文写作教程》、《新编社会语言学概论》、《东文民间文学教程》等8种教材入选200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立项项目
学院将会一如既往地重视教材建设
全院已经有57项教材获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教材规划批准立项
2016年11项教材荣获北京大学优秀教材
2018年4项教材荣获北京大学优秀教材,9项教材获得教材建设立项
2020年获优秀教材1项、教材建设立项6项,数字化教材立项3项
2021年获数字化教材立项2项
2022年获优秀教材3项,教材建设立项11项,获数字化教材立项1项
学院将通过不断完善优化北京大学外语学科体系,力争在国际相关领域发挥前沿引领作用,扩大国际影响力,助力中国特色对世界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努力构建中国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学术话语体系,发挥本学科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作用,使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学术研究立于世界领先地位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