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科研成果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科研成果据2020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浙江大学物理学系已承担973科技重大专项、ITER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80多项,年均科研经费近5000万元

 科研奖项据2020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浙江大学物理学系李有泉教授等人关于SU(4)自旋轨道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了200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吴惠桢等人关于ZnO基材料生长和p型掺杂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了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王绍民教授等人完成的真空激光自动监测大坝变形技术获得了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其它获奖有教育部的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霍英东青年教师三等奖1项

 学术论文据2020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浙江大学物理学系教师已在《NATURE》《PHYSICAL REVIEW LETTERS》《ADVANCED MATERIALS》《APPLIED PHYSICS LETTERS》《PHYSICAL REVIEW A,B,C,D,E》《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等物理学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罗民兴教授关于标准模型精确检验和超对称统一场论的工作单篇论文已被引用超过1300次;朱诗尧教授的单篇论文被引用超过1000次;冯波教授的三篇论文单篇被引用均超过500次;许祝安教授关于铜氧化合物高温超导材料能斯特效应的实验工作在《NATURE》发表,单篇引用次数已超过230次;郑波教授关于非平衡态动力学的一组研究论文被引用1000余次,陈启瑾教授关于强相互作用下费米冷原子气体的热力学相变的研究自2005年于《SCIENCE》上发表以来已被引用200多次

浙大物理学系教师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论文24篇,完成的单篇SCI论文引用次数超过50次的10余篇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