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96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31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8%
特别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90人,其中本科生964人,硕士研究生228人,博士研究生98人
2001年概率论方向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连续3期9年获得资助),这是全国第一个数学学科创新群体,也是学校至今唯一一个国家创新群体,并获200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09年调和分析和流形的几何被评为教育部创新团队,分析类课程被评为国家教学团队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梓坤(1991), 陈木法(2003)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陈木法(2009)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唐梓洲(1999), 王凤雨(2000),杨大春(2005),李增沪(2006)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王昆扬(2008,第4届)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王梓坤(1984),汪培庄(1986),陆善镇(1990), 郑学安(1990),陈木法(1990),王伯英(1992)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王凤雨(2004),杨大春(2006)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惠昌常(2000); 李增沪(2004),杨大春(2004), 卢广存(2006),洪文明(2006),李杰权(2006), 黎 雄(2007), 毛永华(2008),王恺顺(2009), 胡永建(2011)国家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王凤雨(2000), 邓邦明(2002)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王昆扬(2003,第1届),郇中丹(2006, 第2届),李仲来(2010, 第6届) ,李 勇(2011, 第7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严士健(1990),王梓坤(1990),张禾瑞(1991),蒋硕民(1991),王世强(1991),孙永生(1991),刘绍学(1991),陆善镇(1991),丁尔升(1992),王隽骧(1992),赵 桢(1992),汪培庄(1992), 王伯英(1992),刘来福(1992),郑学安(1992),陈木法(1992),黄惟明(1992),王昆扬(1993), 沈复兴(1993),赵慈庚(1993),郝鈵新(1993),吴品三(1993),曹才翰(1993),王家銮(1993), 蒋滋梅(1993),罗承忠(1993),徐承彝(1993),邝荣雨(1993),刘秀芳(1993),李占柄(1993),罗里波(1993),朱汝金(1993),周美珂(1993),陈公宁(1993),张英伯(1993),房艮孙(1993), 唐梓洲(1993),李洪兴(1994),刘永平(1996),杨大春(2000),李增沪(2002),王凤雨(2006),惠昌常(2008), 李杰权(2008), 保继光(2012)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戴 峰(共97篇):单位球面s上实光滑函数的逼近,2004,导师:王昆扬邵井海(共100篇):无穷维空间上的运费不等式,2008,导师:王凤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刘普寅(共157篇):模糊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研究, 2005,导师:李洪兴张 梅(共137篇):移民过程与广义OU过程——大偏差,中心极限定理和自交局部时,2006,导师:王梓坤陈艳萍(共363篇):抛物型奇异积分算子及其交换子的有界性问题,2009,导师:丁 勇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张昆:基于平面几何理性四维教育价值的教学实践研究,2010,导师:曹一鸣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