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办学历史1912年10月26日,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成立,这是中国政府举办的第一所国立西医学校
1915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诊察所正式开诊,为学生提供临床课实习基地,设有外科手术室、内科检查室施诊病室、一二三等病室,首开临床医学教育先河
1923年9月,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奉命改建为北京医科大学校,学制改为六年,学制分预科、本科两级
预科两年、本科四年,这是我国最早改为六年制的医学校
1927年,附设诊察所扩充为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附属医院,这是中国国家兴办的一所大学附属医院
1927年奉系军阀张作霖率安国军进入北京,张作霖颁布大元帅令,将当时北京九所国立高等学校合并为“京师大学校”,北京医科大学校改名为“国立京师大学校医科”
1928年4月,国民革命军北伐进逼京津, 6月2日,张作霖撤回东北,途中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国民政府改“北京”为“北平”,同年,京师大学校改组为国立北平大学,医科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由著名教育家徐诵明担任院长
1929年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在背阴胡同前审计院建设附属医院新址建成开诊
从此,附属医院成为有百余张病床的教学医院,规模和水平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到1937年,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和附属医院规模、实力和学术水平不断壮大和提高,成为中国当时著名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成为在北平仅次于协和医院的一所设备较为完善、技术力量先进的医院,百姓称“平大医院”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