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历史沿革1928—1953贵州的土木建筑工程教育,在辛亥革命前,沿袭师徒,父子相传相承的方式,没有正规的专业学校教育
辛亥革命后,开始选拔人员到国外高等学校学习土木建筑工程,接受专业高等教育
1928年,省立贵州大学正式开设土木工程专修班,招收学生约50人,开启了贵州省土木工程专业学校教育的序幕
1930年,专修班在第一届学生毕业后停办
1941年,贵州农工学院在贵阳花溪建校,农工学院开设土木系
1942年,贵州农工学院更名为贵州大学,设有文理、法商、农、工四个学院
工学院下设土木工程系,并于这年开始招生
1943年,工学院迁往安顺
1944年,黔南事变后,工学院又疏散至遵义
1945年春,迁回贵阳花溪
1946年,土木系招生进校全班26人,学制四年,没有划分专业,到1950年毕业时仅17人
老贵大到1953年院系调整时为止,土木系共招生302人,毕业时仅131人,只是入学人数的47%
从土木系毕业的学生,分别到建筑、铁路、水利部门工作
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了院系调整
贵州大学停办
土木工程系合并到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道路干道和城市道路专业
到1957年4月底,贵州仅有农、医、师三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3452人
1958—19631958年,贵州大学恢复重建,但只开设文理科专业
同年,贵州省委、省人委决定创办贵州工学院,设土木建筑工程系,土建系下设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三个专业
在开办的当年,即招收58级新生97人
1959年,招生139人
1960年、1961年这两级学生后分别转入机械系机制专业和电机系电机专业
1961年,土建系已逐渐成为有专业课教研室、技术基础系教研室、实验室、在校部颁教学大纲要求开出各种教学实验课的大系,有教师100余人
贵州城建学院工民建、施工两个专业;贵州水电学院河川专业;贵州交通学院公路建筑专业合并到贵工土建系,土建系各年级学生共达700余人
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省里决定撤销土建系,该系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桥梁,河川枢纽与水电站建筑专业改属电机系
1963年7月送走59级毕业生后,土建系撤散
部分教师转入校内各部门,大部分专业教师调剂省建筑设计院等单位
完整保留了水建专业,划归电机系管理,其他专业则归并到本校或外校的各系、专业
1964—19761964年,设立农田水利专业
招收64、65级农水学生人
(66--71年没有招生)
1972年,开始推荐选拔工农系学员进入大学学习
72年--76年共招收水建专业五届学生
1977—19791977年底恢复高考,1978年元月生进校
贵州工学院招收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分别为77级,78级,79级共三届学生126人
1978年9月,水工结构工程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0—19951980年,贵州工学院经上级批准决定恢复土木建筑工程系,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当年恢复招生
同时将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从电机系划归土建系,并调回分散在校内各部门的原土建系教师
1996—20041996年贵州工学院更名为贵州工业大学,下设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004—20132004年贵州工业大学并入贵州大学,下设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013—20192013年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划分为土木工程学院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8年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019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