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师资力量任秋实 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部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视觉修复基础理论与关键科学问题”首席科学家
系主任
研究领域:激光与光子生物医学神经医学工程智能化医疗器械与装备陈海峰 特聘研究员在国外一直从事纳米技术在牙科领域的开创性应用研究,并已经作出了诸多同行专家公认的成绩
率先采用人工合成蛋白纳米探针模拟研究牙釉质蛋白与生物纳米晶棒的作用机制
方竞 教授研究领域:研究方向: 细胞、组织及器官的生物力学研究; 微纳米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医学信号与图像研究葛子钢 特聘研究员研究领域:骨,软骨和韧带再生医学,胚胎干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骨关节炎发病机制和治疗生物材料李长辉 特聘研究员研究领域:生物医学光子学,光声效应在生物医学中的研究和应用,光学分子和功能性成像罗莹 特聘研究员研究领域:生物医学材料, 组织工程学, 再生医学, 靶向药物传输荣起国 副教授自1990年起留校工作,期间1998-2002年赴德攻读博士学位
在北京大学工学院任教,所授课程有:生命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生物固体力学、口腔生物力学、弹性力学
研究领域:主要从事计算力学与生物力学研究席建忠 教授在美国求学期间曾参加过十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并做过多次学术报告
他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独立承担了美国NASA(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所资助的纳米生物研究
其研究成果《自组装的肌肉细胞带动的微型器件》于2005年1月份发表在《Nature Material》上研究领域:1、生物功能芯片 2、miRNA功能研究 3、高通量siRNA筛选技术席鹏 特聘研究员研究领域:生物医学光子学,新型显微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超高分辨光学活体显微技术谢天宇 特聘研究员研究领域:1.医疗仪器的开发 2.微机电 3.电子控制,软件 4.物理光学 5.生物光学 6.生物医学熊春阳 特聘研究员研究领域:1.生物力学 2.微系统技术 3.实验图像处理张珏 特聘研究员研究领域:1) 生物医学诊疗仪器 2) 核磁共振序列设计及医学图像分析 3) 计算机辅助手术 4) 低温等离子体以及纳秒强脉冲电场生物学效应研究
朱怀球 副教授2003年以来,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研究兴趣包括基因组复杂结构信息分析、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进化等
与佘振苏教授共同发展了原核生物基因预测的新方法,主持开发的原核基因翻译起始位点预测软件MED-Start已经超过国际同类软件的最好水平,开始得到国内外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关注
研究领域:1.生物信息学 2.计算生物学樊瑜波(兼职教授)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工程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世界生物力学理事会理事,全国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理事研究领域: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力学、组织工程、航天航空生物医学工程、康复工程高大勇(兼职教授)研究领域:·Cryopreservation and fundamental cryobiology ·Bio-heat-mass transfer and thermal stress ·Artificial kidney etc佘振苏(兼职教授)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博士;曾先后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助理,研究员,美国阿利桑那大学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副教授、教授; 1998年被授予北京大学“周培源讲座教授”,并被聘为北京大学湍流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领域:流体力学田嘉禾(兼职教授)研究领域:神经功能影像、心血管功能影像、肿瘤影像与诊治、分子影像技术与医学图像分析田捷(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IEEE Fellow,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北京分会主席,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兼中国自动化学会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专业委员会主任,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第六、第七届评议组成员和生命学部第十二届评议组成员俞梦孙(兼职教授)航空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专家
浙江余姚人
1954年毕业于空军军医学校
现任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航空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第四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获何梁何利奖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