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建设质量工程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23年2月,学校有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40门,自治区级优质特色专业(群)9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一体化建设项目8个

国家级中药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自治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自治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1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中医学、护理学 、中药学、临床医学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中医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中药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 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医学)、面向基层的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医学)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壮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 、药学、康复治疗学等 自治区级试验示范中心(5个):中医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中西医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护理技能实验教学中心 、中医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4门):中医诊断学、壮医药学概论、针灸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药学、中国医药史、药物分析学、壮医药线点灸学、中医骨伤科学、药理学、中医内科学、中药基础理论、中西医结合生理学、中药商品学  自治区级重点教材(5部):中医中药基础学、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中医院校医学生实践技能操作指导、壮医经疗法、老年护理学 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中药理论与现代技术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教学成果“十二五”期间,学校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0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文化引领,突出特色,创新民族地区中医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壮医药学科构建与人才培养 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中医诊断学》PBL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2019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2019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序号成果名称主要完成人姓名成果等次1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三进两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甘昕艳、王碧艳、凌泽农、黄金春、高翔、兰天莹、涂斯婧、陈中全、甄翠明、邓雪莲、罗俊、余兰、秦川、朱寿华、陈荷、韦俞伽一等2“厚实基础、提升技能、强化人文、融汇中西”中西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莫雪妮、唐农、杨益宝、杨仕权、唐梅文、王春玲、唐友明、陈真珍、丁昉、罗婕、韦维一等3以构筑临床能力为目标创新《中医诊断学》三位一体多元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祝美珍、贾微、张煜、黄娜、李甜、唐亚平、范蓉、马艳君、郑春成、李鸿玲、伟刚林、陈真珍、肖苗一等4“三重双强一化”信息技术与中医临床课程建设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钟远鸣、区锏、徐张杰、杜娟娇、金勇、凌泽农、林勇、黄中、涂斯婧、唐梅文、古联、王清坚、吴优一等5“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推拿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唐宏亮、甘炜、林静、何育风、王开龙、雷龙鸣、卢栋明、肖易、王雄将、甘振宝、傅剑萍二等6基于“虚实结合、三位一体”的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周改莲、曾春晖、蒋林、刘舒凌、谢锋、王柳萍、杨海玲、林青华、吴刚二等参考资料: 2020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励:2020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奖序号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员奖励等级1壮药药材学创建与质量标准研究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南大学、澳门大学朱华、韦松基、钟世安、萧建波、傅鹏、张淼、 苏健、王孝勋二等奖2北部湾海洋新奇化合物的快速识别、精准鉴定与生物活性研究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 洋研究所、广西科学院易湘茜、高程海、刘永宏、漆淑华、王俊锋、 徐新亚、陈显强三等奖科技进步奖1解毒化瘀温阳法重建肝衰竭免疫平衡关键技术及应用推广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毛德文、石清兰、龙富立、邱华、胡振斌、张 荣臻、王明刚、王娜、黄鸿娜、陈月桥二等奖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湿浊血瘀”创新病机的构建与临床应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刘旭东、刘锐、(空缺)、唐友明、王甍、林海 、陈黎三等奖参考资料: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