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办学特色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是经教育部批

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办学特色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学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起示范作用和培养高层次国际化软件人才的重任

学院坚持以软件企业需求为导向,以CDIO高等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企业需要的精英型软件工程师为目标,探索并有效地实践了精英型软件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五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与支持,2007年10月软件工程专业3个方向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点,获240万元经费建设项目,2008年11月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六年的办学过程中,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积极实行跨越式培养软件人才的教育教学改革,结合北京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自身条件培养优秀的软件人才,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国际交流与合作、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精英型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基于高等教育软件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北京地区软件产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以及建设北京交通大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规划,我们将办学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工程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精英型软件工程师,并确立了以提升专业素质为根本、以培养软件工程能力为核心、以掌握胜任角色岗位所需知识与技术为教学目标的人才培养方针

我们将精英型软件工程师应具有的能力定义为六种,即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英语实用能力等;针对六种能力的培养,我们确定了以提升工程素质为根本、以培养软件工程能力为核心、以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知识要求为目标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及融于上述两体系中的工程素质教育

学院力求人才培养在学科知识、软件工程能力以及工程素质三方面协调且全面地发展,将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紧密结合,将工程素质教育融入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在确保人才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胜任精英型软件工程师应具有的专业知识与理论以及具备从事先进技术研究与应用潜质的基础上,突出精英型软件工程师应有的软件工程能力与工程素质的培养

在教学执行中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积极探索并有效地实践了精英型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专职-兼职-专兼结合教学的新型学程模式学院将人才培养过程(学程)分为三个时间段:前两学年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由校内专职教师授课;第三学年专业课教学,主要由优秀的企业兼职教师授课;第四学年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采用专兼结合的双导师制,即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各自优势,力求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

“学习-实训-再学习-再实训”的螺旋式能力培养模式学生在完成每学期的课程学习,并通过课程实训后,进行学期实训,随着掌握知识的递增,实训项目的难度也在递增,在完成企业实训后,最后进入企业实习完成毕业设计

这种“学习-实训-再学习-再实训”的螺旋式能力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软件工程能力,即:交流与沟通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管理与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二、改革英语教学模式,构建国际化软件人才培养环境运用《新时代交互英语》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创建了“边学-边用-再学-再用”的英语学习新模式这种新型的英语教学模式,学生摆脱了传统英语教育的束缚,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提高了学生英语实用能力,有效地解决了国际化软件人才培养中英语学习与实用脱节的问题;通过引进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系列课程、聘请外籍教师授课、进行国际联合培养,提高了软件人才对国际化环境的适应能力

学院的专业课授课实现100%双语教学,外语应用与国际竞争能力,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及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专兼结合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北京交大软件学院以软件企业需求为导向,以精英型软件工程师的特点、质量、结构为依据,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坚持多元化,坚持三结合,即专兼结合,内外结合,产学研结合

学院在建设一支少而精的专职教师队伍基础上,学聘请一定比例的优秀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授课教师和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工程实践技术,力求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培养具有市场观念的复合型软件人才

兼职教师已成为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人才培养的新生力量,成为该学院高等教育人员、知识结构的重要补充

四、将工程素质教育融于课程体系,建立工程素质教育新途径学院在制定以学科知识、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中,突出课程教学、工程实践与工程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使得工程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

学院把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学科竞赛、学生创建虚拟公司等系列课外科技活动也纳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为促进工程实践课程顺利实施,制定了学分替代、奖学金、保研优先等政策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和各种学科竞赛

学院已成功申报国家级、北京市级大学生创新性实践项目各一项,学生虚拟公司2个

学院十分重视学风建设与学生工作,鼓励学生自己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大力扶持学生自主创业并开展科技活动

组织了新软攀峰技术大赛,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科研立项申请和在研项目的辅导;学生科协成立通软互联(虚拟)公司,对外承接一些科研项目并组织学生参加

已完成项目13项,项目经费达20余万元;在研项目中,实际项目3个,虚拟项目12个;创办学生论坛,组织学生就当前技术与市场等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并创办学生刊物《新视介》来分享知识与信息;举办学生科技作品展等新系列活动

学院的社会实践活动,依托青年志愿者服务团,定期组织学生到安定门敬老院、民工子弟学校、铁道部老年大学、北京市聋哑学校等单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重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

校园文化活动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原则,依托学生会和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学生创业活动组织“挑战杯”创业大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能动性

举办创业讲座,请相关人士讲述商务、金融财务、市场方面的专业知识

学院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已有六位同学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五、产学合作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立了校企合作共同成立的教学指导委员会,使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全过程;实施人事社会聘任机制,建立专业化管理团队和多元化师资队伍,实现软件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

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方面,通过完善监督制度、评价制度、考核制度和培训制度,加大教师师德意识的培养、工作质量的考核力度、新知识的补充;在激励教师方面,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年龄、资历界限,实行多劳多得方案

在管理人员聘用方面,本着专业化、多能化、高效化的用人政策,建设少而精的管理团队

通过聘请兼职教师和管理人员,从而实现了利用少量高校教师资源培养出大量软件精英人才

上述用人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打破了以往只能上不能下,只能进不能出,干好干坏无明显差别的用人弊端,保证了那些责任心强、素质高、敬业爱岗的教师能聘到相应的岗位,形成了一种公平竞争,奖勤罚懒,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工作氛围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