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协会发展历史

中国足球协会发展历史1955年1月3日,中国足球协会在北京成立,黄中任首届主席

1956年6月9日-10日,中国足协副主席张联华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的国际足联第30届代表大会上,要求国际足联必须取消台湾会籍和确认我国参加第六届世界杯足球赛的资格问题

在遭到大会拒绝后,我国代表退出会场以示抗议

1956年8月16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向国际足联推荐李凤楼、方荣富、胡汉文、王南珍和王维屏等5人为1956-57年度国际级裁判员,后获国际足联批准,他们是新中国首批获国际级称号的裁判员

1958年6月5日-7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31届国际足联代表大会上,中国代表再次强烈要求取消台湾的会籍,被国际足联拒绝,中国代表退出会场以示抗议

7日,我国代表团发表声明,宣布退出国际足联

1974年7月14日,在德黑兰举行的第六届亚足联代表大会,重新接纳我国为亚足联会员,取消了台湾的会籍

1975年5月4日,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访问我国,与中国足协主席李凤楼就恢复中国在国际足联的合法席位及处理台湾会籍交换了意见

1979年10月13日,国际足联执委会通过决议,重新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足球协会为会员,要求台湾的足球组织改名为“中华台北足球协会”,并不得使用“中华民国”的任何标志

1980年7月7日,国际足联第42届代表大会批准了国际足联执委会做出的关于恢复中国足球协会在国际足联中的合法权利的决定,中国回到了国际足球大家庭

1992年6月,中国足协在北京西郊红山口召开工作会议,即“红山口会议”

会议以改革为主题,决定把足球作为体育改革的突破口,确立了中国足球要走职业化道路的发展方向

1995年1月, 国家体育足球运动管理中心成立

该中心的成立,是国家体委体育改革的措施之一

该中心对外仍以中国足协的名义,以适应国际上的惯例和联络需要

1999年3月8日,中国足协将国家队推向市场,开启“中国之队”计划

2010年10月16日,中国足坛反赌风暴拉开序幕

2015年3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把发展足球运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行“三步走”战略的主要目标,制定了包括“积极申办国际足联男足世界杯;国家男足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进入世界强队行列”在内的远期目标

 2015年8月17日,中国足协与体育总局脱钩,依法独立运行,在内部机构设置、工作计划制定、财务和薪酬管理、人事管理、国际专业交流等方面拥有自主权

 2015年12月14日下午,中国足协官方发布了《关于调整港澳台球员转会政策的通知》

根据新规,自2016年1月1日起,港澳台球员的转会办法,将不再按照旧规定中的内援名额去执行,而是与国际足联接轨,以协会归属为身份依据,去认定和执行新的转会办法

2016年1月1日,已经与有关俱乐部签订了工作合同的“港、澳、台”球员,仍可按照原相关规定执行到合同期满

有关合同应于2015年12月31日在中国足协注册办公室完成备案

该合同到期后,按新规定执行

2019年12月,中国足球协会荣获2019亚足联年度草根足球激励奖

 2016年2月24日,撤销“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这意味着中国足协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局面将不再存在

今后,中国足协将以社团法人的身份对中国足球各项事务进行监督、管理

2018年10月,中国足协向各俱乐部下发通知,将会从各中超和中甲俱乐部抽调共55名球员,组建成国家集训队(即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集训队训练营)

所有入选球员将会直接放弃联赛,从10月8日起从北京报到,然后参加两个多月的集中训练

 2019年6月2日,在法国举行的亚足联执委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足协党委书记杜兆才代表中国足协接受亚足联主席萨尔曼颁发的《亚足联教练员公约》职业级资格证书

 2021年3月29日,中国足协公布2021赛季三级联赛准入名单

根据公布的名单,卫冕冠军江苏足球俱乐部(原江苏苏宁队)无法获得中超准入资格,就此暂时告别职业联赛舞台

 2022年7月7日,中国足协出台《中国足球协会关于2022赛季职业联赛国内青年球员相关政策的补充通知》,明确如中超、中甲和中乙俱乐部被U21或U19国家男子足球队征调球员,球员所在俱乐部将享受U23或U21出场政策减免以及报名补偿等相关政策

 2023年2月27日,中国足协公布了新一届国足的领导以及中方助理教练,郑智和陈涛出任国足助教,邵佳一出任领队

 中国足球协会旗下主要赛事徽标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