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研究院简介“引领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是复旦大学在十三五期间提出的科技发展战略方针

2015年3月,为切实推动智能科学与技术新兴学科发展和前沿技术培育,服务国家智能产业发展需求和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战略目标,复旦大学成立了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作为跨学科国际化研究中心的先行者和试验田,研究院以复旦大学雄厚的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信息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综合优势为基础,以计算神经科学为桥梁,交叉融合、聚力创新,开展大脑机制解析、类脑智能算法、新药智能研发、脑疾病智能诊疗、通用智能等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研究院拥有“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同时在建认知神经科学中心、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计算系统生物学中心、神经与智能工程中心、生物医学影像中心、类脑智能芯片系统中心、类脑智能转化与合作中心

 作为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的核心建设内容,在上海市全球科创中心重大战略和教育部双一流建设规划的支持下,研究院目前建有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和张江国际脑库两个重大实验技术平台,致力于在中国上海建成世界最先进的影像研究平台和国际最大的全维度脑科学数据库平台,为集聚高水平人才、开展脑与类脑国际前沿研究提供支撑

 研究院拥有一支跨学科国际化研究团队,其中教授/研究员21名,包括201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Michael Levitt、2014年Brain奖(神经科学最大奖)获得者Trevor Robbins等英国皇家学会会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等国外院士4名、国家“973”计划及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8名以及一大批优秀的海外青年研究员、工程技术人员等60多名

 研究院积极发起和参与国际科学合作计划,目前已与包括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20余所国际著名的高校、科研所建立研究伙伴关系;同时,吸引了全球130多位脑与类脑研究著名国际学者参与各个层次的研究合作计划和项目

研究院建立了“复旦大学类脑研究院科大智能机器人国际交流基金”,用于支持类脑智能、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国际交流学生

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共建了“复旦—KCL群体神经科学中心”,由Michael Levitt教授作为负责人筹建“计算结构生物学中心”,由Trevor Robbins教授作为负责人筹建“认知神经科学中心”

2018年1月,研究院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联合申请的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111创新引智基地获批成立,建立了从青年科研工作者、顶尖科学家团队、国际合作平台到国际一流大学的多层级国际合作模式

 研究院探索打通科技与产业全链条创新合作机制,通过与10多个企业、30多家医院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和联合研究项目与课题等方式,充分发挥高校培养和储备高端人才、发现和培育前沿技术的综合优势,推动产学研医用源头创新与合作

2018年,研究院领衔承担上海市全球科创中心8.4亿级重大专项“脑与类脑智能基础应用转化研究”

研究院通过探索科研与管理机制创新、推动基础条件建设、招聘和引进优秀科研人才、开展国际高水平学术合作交流等工作,致力于创造国际一流的学术氛围和研究条件,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类脑智能与产业应用融合发展的前沿科技创新中心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